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围龙故事】姚金喜的品牌经


      说起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三河坝”酒,如果你会喝点小酒,估计都会竖起拇指说,不错,称得上近十年酒业中的后起之秀!其实你错了,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的老品牌。如果再问起它的产地,估计你又会说:“不就在三河坝,这还用问吗?”嗯,又错了,其实它的产地在茶阳古镇。这茶阳的酒业为何叫“三河坝”呢?老瓶装新酒为何还能人气急升呢?这跟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就是大埔县三河酒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姚金喜,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头。
      (马厂)姚总的确是一个企业家,一步一步发展,一步一步扩大,能发展到目前这个样子,我认为并不简单。
      (蒋书记)姚总承包过后,精心经营这个厂,打出了一些品牌,搞活了企业。
        看来,这个姚金喜是个了不起的能人,那他跟这个“三河坝”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故事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
        1970年,那一年姚金喜刚好19岁,高中刚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想考大学,却由于文革的原因,高考被暂停了。失去高考机会的姚金喜回到了老家务农,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心想或许一生也就这样子过了,不料到了年底,幸运之神眷顾了他。
      (姚金喜)当时一个管理区(当时叫大队)选一个名额 因为自己高中毕业 所以积极争取表现 凡是什么活动都参加 所以比较荣幸地来到酒厂
      当时的酒厂就在大埔的茶阳镇,是一个人人都想挤进去的国营单位,1970年12月,在众多同龄人羡慕的眼光中,姚金喜来到工厂当学徒。
     (姚金喜)高中毕业以后很多人都没工作,很多去上山下乡的,大埔很多去海南的,很多被分配到煤矿,所以我被安排到这个企业的做学徒,出来工作了,被安排到这个工作感到很幸运的。
      虽说是学徒,也算是脱掉谷壳吃“国家粮”的工人了,完全摆脱了祖祖辈辈的“泥腿子”生活,这让姚金喜倍加珍惜,所以,他从锅炉工做起,生粉、酿酒、化验等,每一个工种都让他感到好奇,也充满了热情。
     (姚金喜)因为刚刚开始去 那些都是师傅 自己是学徒 人家看不起 最苦的活让你去干 做杂的打杂的最先叫你去 自己争取各方面(机会学习) 要自己学点东西做出来给人看 那些师傅看到你勤恳 又肯学 他们才会教你
 虽然每个月只有11块钱的工资,经常顾得了月头顾不了月尾,按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姚金喜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但是,熟悉了酒厂生产的每个流程以后,姚金喜对酿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自己的所有前途,都在这神奇的酿酒技术里了。
      (姚金喜)一离校就还是做酒,做酒就会研究,在生产,质量,销售,越做就越研究,越研究就约有新的东西,越来就越有兴趣。
      (老员工)姚总一开始来这厂的时候,几乎把全厂的工种都做过了 他做什么都很认真 烧锅炉啊做米酒啊化验啊 什么都做了。基本上年年评先进的
       由于姚金喜的工作积极,还有他对酿酒事业有着一股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1976年年底,他被推选担任了酒厂的副厂长,这年他才25岁。
      年轻有为的新官上任后,脑瓜子一转,姚金喜很快就意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他和其他班子成员商量,把大埔县生产的散装酒进行包装,然后再注册。
      (姚金喜)在1975年以前,都是散装酒,做散装酒还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管做,只要有产量,不用去考虑销售,就当时来看还是做低档酒,生活水平比较低,消费市场也比较低,所以1975,1976年那时候做瓶装酒,做瓶装酒,我们当时就考虑到,瓶装酒要有包装,所以这个包装要有一个名称。
       究竟用什么名字和图案才好呢?这让当时的姚金喜他们煞费了一片苦心。
     (姚金喜)因为当时三河坝这个红色根据地,大埔也就这个三河坝比较出名,也比较重视,所以这个酒就注册了“三河坝”,注册商标也是我们当时创下来的,我们去三河坝照了相,把整个三河坝的景上报国家商标局申请商标,这个也是厂里的第一个商标,之前没有的。在国家注册局来说我们还算是比较前的,全国好像还是第八十几号。 
       一个酒类品牌在茶阳横空出世了,这种意识在上个世纪70年代,特别是在大埔这个山区小县可谓是非常超前了。事实证明,姚金喜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三河坝”酒打响了品牌,姚金喜也被委以重任,当上了大埔县酒厂的厂长,创下了大埔酒业的奇迹。
      (马厂)1989~1992年那四年间,大埔酒厂也曾经轰动了一下,也可以说轰动了全市,当时每年纳税100多万元,在当时算很不错的。
       1994年,因为业绩突出,他被任命为大埔经贸局副局长,同年,经贸局成立了食品饮料总厂,旗下包括大埔酒厂和一个中外合资矿泉企业——广东康达尔甘泉有限公司,而姚金喜作为国资代表,同时兼任该矿泉企业的董事长,他开始酝酿打造另一个品牌。
      (姚金喜)当时来看,整个梅州潮州汕头,是一个品牌,到处都是甘泉矿泉水,垄断了整个市场。
       “甘泉”发展的势态如此良好,确实应该趁胜出击,但在注册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却让姚金喜懵了。
       (马厂)后来报上国家去注册的时候,“甘泉”已经给黑龙江的一个小厂先注册了。
        申报材料给国家工商局驳了回来,面对这种情况,姚金喜的思路转得很快,把该品牌改成了“甘泉春”再进行注册。
       (从开始引进设备、建设厂房之后,出产品,打知名度,做了十多年,之后做出了这个泉之乡这个品牌。)
       数度改弦易辙才变身为“泉之乡”,最终成为梅州家喻户晓的响亮名字,几经波折的“甘泉”留给姚金喜一个宝贵教训:谁占有品牌的先机谁就占有了市场,谁做强了品牌谁就赢得了客户。
       话又说回来,自从1994年姚金喜担任经贸局副局长兼“甘泉”矿泉企业董事长之后,大埔酒厂的厂长也易了人,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三河坝”酒的品种单一,走低档线路,没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销量逐渐下降,大埔酒厂的效益也就随之日下,以致到最后,酒厂举步维艰,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老员工)当时基本上属于半停产状态,酒厂都没有生产了。
       “三河坝”酒可是姚金喜的“发家”产品啊,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酒的品质而论,“三河坝”酒在梅州,乃至广东,应该算得上位列前茅,这样的品牌不应就此没落!2002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姚金喜)在经贸局,工龄达到三十年以上的,有一个政策,可以留也可以退(休),自己选择。
 52岁的姚金喜选择了退休“下海”,原因很简单,老感情了。
       (姚金喜)一向来我都是搞企业,对企业也比较了解,对酒也较熟悉,对水也比较熟悉。当时来说,也考虑带这酒厂,还是停产半停产,也没有人来承包,我就倒回来把这个酒厂做起来。
 但是,50多岁,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了,还有必要这么折腾自己吗?家中的妻儿老小那是一万个不愿意。
      (姚金喜)家属是比较反对的,毕竟来说老婆也有工作,在外面也有工作,退休了也就静下来,安安乐乐,再去搞企业,搞企业都是有风险的,搞到不好还会负债。
       姚金喜顶着家庭的压力,把大埔县酒厂承包了下来,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三河坝”这个品牌继续经营下去,让这个多年尘封多年的“金子”再发光。
       有了“甘泉”的教训,承包酒厂后,姚金喜干脆来个脱胎换骨,直接成立了大埔县三河酒业有限公司,强化对酒厂的品牌化管理。同时,出于转制带来的产权不够明晰的担忧,他又在生产中增加了一个品牌。
      (姚金喜)当时考虑到,如果这个企业转制不成功,不给我们经营,我们就拿“大埔情”这个商标进行生产,如果拿到,就加入“三河坝”的品牌。
       依托“三河坝”这个老品牌的知名度,再搭载“大埔情”品牌的新鲜度,姚金喜运用多年来办企业积累下来的经营理念,摒弃低成本运作的传统手法,以市场为导向,品种多样化,走中高档化的品牌之路。
       (因为以前生产的都是低档酒,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流通比较困难,)
       (当时的三河坝酒可能就卖到两三块钱,十分简单的包装,2001以后呢,通过产品的改造,包装上,档次提高,再加上扩大宣传量,使得现在的三河坝酒的档次基本都是一百多元以上,)
       (所以当时社会上就传“现在大埔酒厂怎么会有中档产品,三、四十块钱左右,甚至是一、二百元的中档产品”,这些其实都是姚总接手过后,不断发展,不断钻研,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比较灵活)。
       很快,大埔酒厂一改往日颓靡之势,销量大增,知名度也日益剧增。但是,2007年,一直令姚金喜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因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埔县酒厂要进行改制。
      (蒋书记)由于国有企业进行转制,实施破产,破产过后,我们就提出向法院进行招投标。
       为了让“三河坝“品牌不再流失,姚金喜觉得自己有必要把酒厂的产权买了下来,他四处借贷,终于筹集了270万元。
     (蒋书记)他提出他来购买,通过梅州市拍卖行,进行拍卖,他拍到了这酒厂的经营权,整个资产都由他经营,巩固了三河坝酒业。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一番较量过后,产权属于自己了,姚金喜此时是大松了一口气,从此,无所顾虑的他大可放手一搏,把蛋糕越做越大。
     (姚金喜)我们的酒还是比较单纯的,就一个米酒。现在我们在开发就黄酒,这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酒,在市场上价钱上也比较容易接受,黄酒来说发展比较快,接下来的看就发展果酒,因为我们大埔果种的比较多,水果比较多。
       如今,公司的效益大增,厂房的面积也扩大到2.6万平方米,工人扩招到90多人,酒厂年生产能力高达3000多吨,可谓是今非昔比。
      (老员工)以前工资,2002年的时候是600块左右,姚总接厂之前是五六百 再之前是三四百 现在逐年提高到两千块左右。
       但是,姚金喜却并不满足,他觉得公司的经营范围还可以继续扩散,品牌可以进一步做多做大,于是他把眼睛盯在了以前经营“甘泉“矿泉企业时的老厂。
       2010年,已经小有成就的姚金喜投资600多万元,大刀阔斧地对原有矿泉水厂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创立了客天下天然水厂。他说,瞄准这个产品,是因为跟原来的“三河坝”品牌环环相扣。
      (姚金喜)我做水做了十多年,对水这方面比较了解,再加上这个酒厂原来就是甘泉水的基地,原因很重要,所以我才会倒回去去做“客天下”这个品牌的水。
       从一个国营酒厂的学徒到坐拥“三河坝”“大埔情”、“客天下”三个品牌的老总,在姚金喜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敢为人先的魄力、见机行事的智慧和谨小慎微的实践,他的品牌成功之路,离开了任何一环,都不能到达终点。
       (本节目在《围龙故事》栏目播出)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842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1.09.30 16:42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