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文革期间的五七干校



                                                                    文革期间的五七干校

    毛泽东主席于19665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又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五七干校,顾名思义,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锻炼的举措。到1968年,一大批被精简的干部等待安排,一大批被关进“牛棚”的干部和教师等待安置,创办五七干校,也就解决了这一类问题。

    我们中山大学的五七干校,于1968年夏创办,选址在粤北山区乐昌县的天堂公社天堂大队。那时中大革委会的领导提出,要找个偏远而艰苦的地方来安置大批干部和教师,于是选了九峰山近处的天堂大队。在罗家渡火车站下车,要翻越崎岖的山路,走近两个小时才能抵达五七干校。有几位先期到干校的教师说,山路难走,背着背包翻越几个高坡,直累得气喘吁吁,那锐气顿时就给累消了。天堂山这地方劳作也真够艰苦的。我们走十多公里山路到九峰山去砍毛竹,扛回来搭建茅棚居住。还学习过山瑶刀耕火种的方法,把砍伐过的山林烧一遍,开荒种植马铃薯、玉米、番茄、姜等作物。每个星期,得轮流下山到坪石镇或广北林场去买米买菜,再挑上山来。有一天,学校革委会主任来到天堂山看望大家,对着几位教师说:“这地方风水好啊,你们看好了坟山没有?”大家听后心都凉了:“难道要我们就在这里终老吗?”

    11月下旬,该收姜了。到地里一看,姜给偷挖了一片。几位学员提着小口径步枪,深夜埋伏在近处守候。见好几个偷姜的人摸黑上来,大声喝令“站住!”用手电筒一照,那不就是我们相识的村民?后来才知道,这天堂大队解放前是土匪出没之地,有些村民还参与过呢。

    入冬以后,这里下起了雨雪,又兼大雾弥漫,气温骤降,最低时达摄氏零下16度。雾粒沾到树枝树叶上面,越积越厚,结成了冰,遍地的玉树银花。石板路面一层薄冰,看不出来,走路时稍有不慎,很容易滑倒。

    大雪封山,我们大多留在茅棚里烤火取暖。而身强力壮的五七战士却要下山去挑米挑菜。指派的壮士们临出发前手捧语录,高声朗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们穿好布鞋,外草鞋,小心翼翼地上下山;途经崖边小路,随时会有结了冰的树干断压下来。他们重负近百市斤的米菜,历尽险阻,才回到干校住地。到1969年秋,我们挥动锄镐,艰难地修了一条曲曲弯弯的简易公路,才可以用汽车运输所需物资,减轻了负重上下山的劳累。

    在天堂山劳动,上了年纪的教职工格外辛苦。那些带有慢性病的进了“牛棚”的管教对象,被强制劳动改造,就更是苦不堪言了。

    天堂山的中大五七干校办了一年有多,后迁到英德茶场的虹桥。经受过超强劳动和严寒环境的磨练,对多数青壮年教职员来说,确乎锻炼了意志和体力。但上了岁数或有慢性病的,却是对身体或多或少的伤害,留下了后遗症。有一位30来岁的中文系教师,原来就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干校劳动不甘落后,回来后病情发展,在医院动手术时竟致不治。

    开放改革后,有人提出到天堂山去寻访一下当年五七干校的旧址,响应的人寥寥。“天堂”虽好,但山高路远,对一些人来说,乃“不堪回首”之地也。

                    中大中文系五七干校学员在天堂山劳动之余合影——1969年夏

                中大中文系学员和医护人员在天堂山五七干校茅棚前留影

 

 


推荐到博客首页 (3) |  复制链接 |  评论: 1 |  阅读: 7917 |  个人分类: 回忆录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5.11.25 09:00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5-11-25 22:05
中山大学五七干校曾考虑由天堂山迁梅县葵岗,已派人去联系看过,后来还是迁到英德县虹桥茶场去了。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