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客家记忆之一:老行当——钉屐(原创)


客家记忆之一:老行当——钉屐   
       

   
   

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木屐早在春秋时期就流行于齐鲁一带。魏晋以后木屐形式多样,用途也有所不同。晋代的平底无齿木屐,曾是行走蒺藜荆棘中的军旅工具。至南朝时期,穿木屐十分普遍,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穿屐,但多为家居便装,不用于正式场合。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前后齿均可卸下的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诗人谢灵运喜穿,故被称为“谢公屐”。后来,木屐主要在南方地区盛行,北方地区则以木屐为雨鞋。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雨量多,穿木屐可以避暑纳凉,防湿去湿,因此穿木屐之风在潮汕和客家一带广为流行。其中,男人多穿白坯屐,女人多穿油漆红皮屐,或是漆画屐、绣花屐。

各地木屐式样大致相同,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合男人穿的叫“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叫“认脚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叫“白坯屐”;涂上红、橙、黑、棕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叫“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叫“高脚屐”;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上漆的称为“漆屐”等等。  

经多方打听,记者在一位自称“老梅城”的阿伯的带领下,在江北凌风东路,找到一个几代人都从事“钉屐”行当的人家。不起眼的小店招牌用篆体写着“老屐店”,10多平方米的小店货架上,整齐地排放着木屐。店主是一位现年82岁的吴娇秀老人。笑容可掬满脸慈祥的吴阿婆告诉记者,她从事“钉屐”行当已有60年,从当年嫁到丈夫家(张家围张屋)时就已开始接触“钉屐”制作,一辈子也未干过其他行业,并且吴阿婆的家父那一代也是从事“钉屐”行当的。阿婆的丈夫于前两年去世,如今仍有一位儿子跟着吴阿婆以“钉屐”谋生度日,算起来,他们几代人做“钉屐”也有100多年历史,而“张家木屐”也被老梅城人认

为最“老牌”的屐店。  

    木屐店中有一个呈黑褐色的树墩,据吴阿婆介绍,这是张家的“传家宝”,更是张家几代人“钉屐”用的“饭碗工具”。吴阿婆介绍,说也奇怪,江北老街几次发大洪水,家人都担心树墩会被冲走或浸坏,但洪水退后,却发现树墩在原地纹丝不动,而且完好无损。原来,这个“树墩”是“钉屐”的工作平台。吴阿婆说,做好一双木屐,有20多道程序,且都是累人的活。木屐一般用的木材以前为梧桐木,但现在多为杂木。做好木屐的屐坯是第一步,要根据人的脚形把木材做成尺寸不一的屐坯,用刨﹑锉﹑削﹑锯等木工活加工成。做好屐坯后,还要为屐坯钉屐皮,屐皮多用废旧轮胎的内胎皮制成,这一环节又要用到裁剪﹑钉制等活。钉屐用的铁钉也很有讲究,一般一只脚的屐皮,只钉8枚钉固定,寓意为“发”。因为受到木材资源的限制,近几年,吴阿婆的木屐店的屐坯都是从江西﹑福建等地的山区屐坯加工点进货,而木屐店也成了半成品加工点,完成木屐后期的“钉屐”。   

    吴阿婆说,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木屐店生意最红火的时期。那时,生意好时,一天能卖30多双木屐,而经营做屐的门店,仅在江北就有20多间,但近十年间,木屐渐渐失宠,木屐店也纷纷关门,如今江北老街尚存的钉屐行当也只剩她一家。加之近几年市场上出现工艺木屐,制作比传统木屐美观,所以传统做木屐行当已无利可图了。吴阿婆说,现在传统的木屐一双卖到5元至15元之间,有时两天也卖不出一双,买木屐的人很多是一种有木屐情结的人,很多回乡的侨胞离开梅州时都不忘买几双木屐带到海外,那些侨胞买木屐时经常感叹:木屐,就是最好的家乡特产。

                                      图为吴娇秀老人在钉木屐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5 |  阅读: 3597 |  个人分类: 生活 |  系统分类: 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  发表于: 2009.06.16 18:48

评论


 回复 发布者:示羊子
2009-06-17 21:50
休闲,环保,建议网友买双试试.

 回复 发布者:南口人
2009-06-17 08:29

 回复 发布者:yulh159
2009-06-16 22:16

 回复 发布者:阳光美人
2009-06-16 19:42

发布者:匿名
2009-06-16 19:33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