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油画创作与现代视觉影像


    在这个空前繁荣的后工业的经济社会里,视觉,图像构成世界化的因素已被人们所接受能,通过诸如媒体的复合构成艺术上的批量生产复制充斥着重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在艺术上的复制导致丧失了艺术的权威性,本真性 和独一无二性;导致一部分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在思想上的动摇,直接剥夺了现实主义画家的权利,有人会说:油画创作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高清晰数码图片更快了,何必花几个月 几年的时间来创作一幅画呢?
     然而,无论当下科学技术有多发达,日新月异的数码影像技术有多厉害,始终无法替代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人本身;始终无法替代油画创作。我们看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该作品尺幅区大,构图宏伟,画家以深沉的感情,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饱经岁月风霜和磨砺的一个老农,古铜色的老脸,艰苦岁月耕耘出的那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那缺了牙的嘴,吃进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金色的丰收景象,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他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站在"父亲"的巨大的头像面前,我们能感受到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的逼视,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青筋的暴跳,血液的奔流,嗅出他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感到他的皮肤的抖动,看到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每个人站在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作品《父亲》,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画家一笔一画塑造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肌理效果,画面的一些构成形式美感,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哪怕是小到一个色块,一根线条,他们以什么样的样子出现在画面中,画家都是相当考究的。而画中各个元素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画家的思想。画中的的每个元素都是特定的,它都代表了画家一定的思想感情。真正在说话的是作品而不是画家本身。这就是油画所特有的手工美。我想、数码影像是不可能具有这些东西的;因为油画作品所特有的手工美,所以油画作品相对数码影像来说就有了更多的可读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画家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而照片的可读性相对来说就要单一得多;油画作品《父亲》的情感上来看,作品积淀了画家在大巴山十年的经历,积淀了画家对中国农民大众深厚的情感,也积淀了画家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修养。从作品的情感方面来看,照片同样也是代替不了油画创作品的。虽然说照片也有一定的情感在里面,但是还是比较的单一,在这里,照相术的出现并没有剥夺艺术家作为现实主义画家的权利。而正好相反的是,油画创作的意义在这里尤为明显地突显了出来。
       同时我们可以更加强烈的感觉到,作品原创通过数码影像的复制品的一旦出现,它就不再代表画家本身了。同时复制品不可能具有油画创作品所特有的手工美,同时失去了油画创作品的可读性和画家的情感。也失去了油画创作品的本真性。在这个时候,它变成了一件彻彻底底的商品,变成了一件冷冰冰的装饰物。它变得不再重要、变得不再独一无二了。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3 |  阅读: 12462 |  个人分类: 文艺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09.05.05 08:27

评论


 回复 发布者:木马
2009-05-08 02:24
学习了。。

 回复 发布者:朱迪光
2009-05-05 19:28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