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第147:怎么看“双转移”


 

526日至27日,在梅州市召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双转移”成近期广东政界关注与热议的话题。怎么看“双转移”?怎么理解“双转移”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转移”吧。

 

“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双转移"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基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我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

 

"双转移"的产业转移政策措施包括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等。

 

从某个角度来讲,“双转移”作为战略,是缺乏新意与实质意义的,所谓劳动力转移,广东欠发达地区这三十年来不一直都往珠三角地区打工吗?产业转移,可以说发展了三十年的珠三角,部分产业与企业,换换地方也是早有此举,至于是否规模化产业转移,关键还是市场在起作用。

 

那为什么要“双转移”呢?

 

首先这是一种政治的需要。现在国内政界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市一级以上,每届领导班子都要提出一个所谓的发展思路,最后用几个字来代表形成所谓的战略。比如刘书记的从“四个梅州”到“绿色崛起”。

 

从中央层面而言,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到1992年的“解放思想”,成为1977---1997年改革开放发展第一阶段的两个核心政治标志。其中阐释这二个政治主张的,就是白猫黑猫论与“不继续改革开放,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个阶段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第一阶段的动力与障碍主要还是党内的思想问题。

 

1998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发端至“三个代表”写入党章,成为1998—2002年改革开放发展第二阶段的两大政治主张。这个阶段的政治主张分析,可以看出,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更替统治集团的主要根源---吏治这个毒瘤开始发作了。

 

2003年,创造“和谐社会”开始走入公众视野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政治思想。这个政治思想的提出,一方面,从改革开放的发展第一阶段模糊和探索性的政治标志开始,到第二阶段承前启后式的政治主张,到现在第三阶段的初步成熟的政治思想,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执政集团的统治脉络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从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发动到吏治的恶化,到现在因由吏治的恶化导致社会矛盾的空前紧张,因应产生的“和谐”与科学发展”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二三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探索到确立,从思想的解放到思想的试图统一,也是党内矛盾到社会矛盾的反映与因应之策。

 

就在上周,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主张已初露端倪,也是四个字:民富国强!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三讲到和谐,从思想解放到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现在的将国强民富调整成民富国强,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与因应之策。从最初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到现在的“民富国强”,是一个执政集团的从摸索着前进到成熟的标志,更是执政党从空洞的思想革命到务实的社会民生的本质回归。

 

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治主张的变化,现在来理解为什么要“双转移”就容易多了,作为汪洋施政广东的核心主张,“双转移”战略的表面是没有新意的,但这个只是理论宣传方式的缺失,从汪洋“双转移”战略的深层理解上,突显的核心第一是珠三角与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第二是广东在新的三十年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产业规划与结构调整问题;第三是广东的发展从地区发展到人均发展的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恰恰是广东新一届主政者面临的挑战所在,只是缘于广东理论宣传系统的根源,无法从政治语言上更好的去提炼总结阐述汪洋面临这三大挑战而因应的政治主张,所以“双转移”战略,是实质内涵大于政治语言的,汪洋的对广东的发展思想,还是一个核心带动三个,即是发动珠三角这个引擎,带动粤东粤北粤西三个地区,只是迄今为止广东的宣传与理论部门还没有提出更能呼应这一个发展思路的政治口号。

 

值得注意的是,“双转移”暗含的人均发展概念,与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民富国强”政治主张是不谋而合,也是一脉相承的,说明了广东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政者,关键是发展,核心是人均。只有让更多的民众成为中产阶层,分化弱势群体的人口比例,从而最大限度减轻社会剧烈变动的可能性。

 

所以,“双转移”所谓的劳动力转移,准确说就是促进更多民众的经济收入的提高与稳定,产业转移就是稳定与扶持地区发展的一个因应之策。只是在实施这个战略的时候,由于体制、由于地区发展的基础等等因素,未必能将这个“双转移”的事办好。就拿梅州来说,"双转移",千转移,万转移,不如交通转移一条来得最关键和最具有战略意义。没有交通瓶颈的破解,没有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对于梅州而言,“双转移”就更多的是政治而不是普惠社会民生的举措,梅州一代一代的青年还是要远离家园到珠三角求生存求发展,也因此更多的年轻优秀的人才无法立足家乡,建设家乡,创造家乡。

 

当然这一点也为官方所虑及,就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三天,531日至61日,省交通厅厅长何忠友率领省交通厅其他负责人来到梅州调研交通公路工作。531日,刘日知书记在网谈中也提及到梅州有考虑发展城市轻轨,可是,面对与其它广东欠发达地区距离珠三角多一倍的四百公里车程,梅州的“双转移”成效不可谓“任重而道远”啊。

 

所以,梅州未来的主政者,或许在“绿色崛起”的基础上,要着力破解梅州发展的三个瓶颈,一是快速交通;二是招商选资;三是本土企业的崛起。毕竟,“双转移”对于汪洋而言就如同“四个梅州”,有一个领导者对一个区域熟悉与了解的过程,随着汪洋对广东的认识,迟早会有所调整的,毕竟,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只是权宜之策,发展广东,破解象梅州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难题,“双转移”还难以引领广东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大发展的引擎。

 

广而告之:

工“清凉小妖”网友发起了“20091+1义工为平远山区学校捐赠旧书籍杂志活动”,敬请家中有旧书籍杂志的网友们或单位,将旧书籍杂志送到官田广场的典雅咖啡西餐厅,如果不方便亲自送来,可联系义工上门接收旧书籍杂志或文具、体育用品(如篮球等)的捐赠,联系电话:13750571578 张先生,义工QQ群:28118475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685 |  个人分类: 思想 |  系统分类: 思想•时评 |  发表于: 2009.06.06 13:40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