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第五十四:汪洋执政思想解读(下)



三、汪洋的政治轨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简历: 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5年8月入党,1972年6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

   1972-1976年 安徽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17-21岁)
   1976-1979年 安徽宿县地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 (21-24岁)
   1979-1980年 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24-25岁)
   1980-1981年 安徽省宿县地委党校教员 (25-26岁)
   1981-1982年 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 (26-27岁)
   1982-1983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27-28岁)
   1983-1984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28-29岁)
   1984-1987年 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9-32岁)
   1987-1988年 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 (32-33岁)
   1988-1992年  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33-37) (1992年在邓小平南行返京途中点名接见)
   1992-1993年 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省长助理 (37-38岁)
   1993-1998年 安徽省委副省长、省委常委、副书记(38-44岁)
   1999-2003年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44-48岁)
   2003-2005年 国务院副秘书长(48-50岁)
   2005-2007年 重庆市委书记 (50-52岁)
   2007年12月-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52岁)

四、汪洋其人其事(本节非原创)
安徽省宿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号称“皖北大门”。1955年,汪洋就出生在这里,年少的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要照顾一家人,生活艰难。而汪洋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得不替母亲分担家中的压力,读中学时,他退学了,开始到当地的食品厂做工人。他在食品厂里,一干就是4年,因为他不怕苦、不怕累,很快从一个基层工人成了车间负责人。在此期间,汪洋一直坚持学习。而正是这种长期坚持的毅力,使他的付出有了回报,1976年,他被调到五七干校做教员,这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在五七干校的3年间,他聪明好学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并于1979年到中央党校政治经济专业学习一年多,这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0年,从党校学成归来的汪洋开始到宿县地委党校担任教员,1987年,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从教员到体委主任、党组书记,汪洋只用了短短的7年,一位认识他的熟人这样评价,升迁之快,和他本人严以律己、积极进取的做人风格密不可分。在汪洋担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后,他的一位老朋友曾经到合肥办事,想和汪洋叙叙旧,汪洋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接他。汪洋当时有自己的专车,但是他并没有使用。但公私分明并不是汪洋性格的全部,工作中的汪洋表现出超前的思维和果敢的作风,这一切在他出任安徽省铜陵市市长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8年底,汪洋担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在铜陵的4年,是他彻底展现才华的4年,充分展示了个人独特的政治风采。在铜陵,汪洋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而且还引来境外媒体的关注。1991年,《铜陵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当地电台同日播出,一场有关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轰轰烈烈拉开,在整个铜陵市激起强烈反响。

思想大讨论只是汪洋在铜陵改革方案中的一部分,最关键的是他要确确实实对当地旧体制进行改革。他首先从住房制度改革开始,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整改。之后,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等都被列入改革计划,多家全民国有企业列入改革范围,整个改革被推上高潮,铜陵沸腾了。

4年的铜陵生活,也培养了汪洋的铜陵情怀。曾经有人开玩笑地问汪洋,你是飞鸽牌还是永久牌?他笑着说,当然是永久牌了。汪洋在铜陵的成功改革,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激发了铜陵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铜陵人非常希望他能永远留在铜陵,但他们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1992年,汪洋升任安徽省计委主任,之后又先后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安徽省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直至1999年上调中央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若干职位。2005年末,汪洋重新返回地方,出任重庆市市委书记。

自从离开宿县以后,汪洋就很少回到家乡,他也想把母亲接到合肥、北京长年居住,但都被母亲婉言拒绝了。汪洋在安徽省任职期间,每年春节都要回宿县看望母亲,母亲认为路费很贵,表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不必每年都回。在汪洋到北京工作以后,时间更加紧张,回老家的机会也愈发稀少。6年间,只有一次春节回家看望母亲,而且还是悄悄地,没有带秘书,也没有惊动地方政府,汪洋自己乘坐火车从北京回到了宿县。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又悄悄地离开了。整个过程非常安静,即使他们家的邻居也没有感觉到,他的母亲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他母亲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儿子,同时也尽量避免给儿子带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很多人一直想拜访她,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五、汪洋生命中的五个贵人

第一个是1977年至1980年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


第二个是1992年发表了著名南方谈话的邓小平在返京途中的火车上,途经安徽境内时点名接见时任铜陵市长、年仅37岁的汪洋,全国最年轻的厅级干部。因此一篇《醒来,铜陵!》广受关注。

获邓公接见之后旋即调任安徽省计委主任,后又快速升任省长助理、副省长,其时任安徽省长的正是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这是他的第三个贵人。
 
第四个是时任总理的朱容基,1999年点将将汪洋调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第五个是胡*锦*涛。有传闻是因2004年四川民众因政民矛盾扣押当时的省委书记,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汪洋亲赴四川雅安处理,单兵救人,妥善处理,获得高层认可,进入“法眼”。

六、汪洋执政思想与政治升迁路线图给平远年青公务员的启示
 
由于中国特有的体制, 平远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一批平远新生代公务员的成长、成熟与成功。

汪洋的执政思想,需要平远年青公务员们更深入的解读与领悟,汪洋的政治轨迹,可以启发平远年青的公务员唯有多学习多思考才是政治的根本生命力。结合汪洋一系列的谈话与《金融危机结我们上了一课》一文,重新审视构想平远的发展,修改一下汪洋的讲话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世界眼光与战略眼光谋划平远的发展。

所谓世界眼光,就是全球化视野下思考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所谓战略眼光,就是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长远的长度下去构思一个县域经济的规划。

平远现阶段一小部分年青的公务员,不读书不进取不学习不思考,打麻将根本不用看,出神入化;看政策想项目却粗糙短视。关心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关注民生民情,却不痛不痒;跑钱要钱好象光荣有本事,谋划经济发展却不知路在何方。

平远啊平远,我也想借借汪书记说过的一句:醒来,平远年青的公务员们!家乡的未来需要你好学进取!家乡的发展离不开你奋发图强!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4318 |  个人分类: 思想 |  系统分类: 思想•时评 |  发表于: 2009.03.19 19:15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