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今日出水文物 往昔糖寮常见


今日出水文物 往昔糖寮常见

梅江河出水文物乃旧时绞蔗机部件,是客家制糖工业史的见证


 本报讯(记者陈潮华通讯员麦娟娟袁群华)在简易的“糖寮”里,水牛拉动着石辊子一圈圈地转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把把甘蔗在两个石辊之间被榨出蔗汁,经大锅熬煮之后,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糖香味。糖浆冷却后,就成了黄糖。本报昨日的报道《梅江河惊现文物?》,勾起了不少老年人对“糖寮”这一客家制糖老行当的温馨回忆,他们纷纷打电话向本报反映,报道中的“石墩”就是过去“绞蔗”用的石辊。

    梅州曾经村村有“糖寮”

    昨日早上开始,本报的报料电话响个不停。梅城市民丘先生早早地就将电话打到了本报,他肯定地告诉记者,报道上的石墩就是他在六十年代曾经看过的土法榨黄糖的糖寮“绞蔗”的石辊。梅县长沙的侯先生、畲江的叶先生、程江的李先生以及南口、梅南等各地的热心读者都纷纷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五六十年代曾经看过这种土法榨糖方式,他们或向记者解释“绞蔗机”的工作原理,或报告当地也保存有同样的石辊。

    据热心读者向记者介绍,梅州曾经盛产甘蔗,因此被称作“糖寮”的小作坊式土法制糖厂曾经遍布各地,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糖寮”。直到被机器取代,这一梅州制糖工业的雏形才渐渐消失。为了还原这一消失的客家制糖工业的老行当,昨日上午记者与梅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朱迪光一起来到梅县程江镇周塘村大喜片向阳,在64岁的村民李咸元带领下,在一个柚园里找到了他祖父开“糖寮”时留下的一对石辊。从他及其它一些热心读者的叙述中,古老的客家制糖业重新在记者眼前浮现出来。

    水牛拉石辊“绞蔗”

    在柚园里,记者见到,两个与梅江河中出现的石辊同样的石辊半埋在泥土中,直径和高度都是60厘米,按体积计算,每个该有八九百公斤重。据李咸元讲,当地过去曾有种植甘蔗的传统,他祖父曾经营“糖寮”这一手工制糖作坊,但其作坊是否从上代传承而来则不得而知,这一对石辊就是他祖父的“糖寮”留下的,算来这对石辊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


    李先生说他童年时还曾见过糖寮“绞蔗”的情景。他告诉记者,石辊两端的八角形孔装上硬木制成的轴心,然后两个石辊并排立在一个大石盘上,侧面的方孔打上硬木后,就成了传动的齿轮,记者数了一下,一个辊该有12个齿。上方的轴上再套上一个两端开孔的硬木条,与下方的石盘一起将两个石辊箍住。其中一个石辊上方的轴联上一个“7”字形的“拐臂”,由一头水牛拉着转动,再由“齿轮”带动另一个辊一起转动。人就站在一边,抱起一把把的甘蔗塞到两个立辊之间,甘蔗汁就被榨出流到石盘里汇集起来。

    石辊见证消失的客家老行当

    据了解,这种压榨甘蔗汁的生产方法在梅县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动力已改为电动的了。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梅城江南片曾经有不少地方大量种植甘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南曾有不少“糖寮”。至七十年代,“糖寮”这种落后的制糖手工业作坊没落以后,体积庞大的石辊没有了作用,反而成了累赘,有的就被打碎了,有的建在梅江河边的“糖寮”石辊可能被推进了梅江河。如此看来,现在在电力新村附近河段出水的石辊,可能就是那时被丢弃在梅江河里的,从它光滑的表面看,它应该曾经在“糖寮”中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认为,这些石辊是梅县客家作坊式制糖手工业的见证,反映了梅县种植甘蔗和加工生产蔗糖的历史,因而是客家民俗文物的一种。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5 |  阅读: 17932 |  个人分类: 文物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9.04.21 01:00

评论


 回复 发布者:水幽紫径
2011-03-25 15:17
是啊,客家文化渐渐消失,要保护啊

 回复 发布者:龙崆洞
2010-05-03 21:56
珍贵图片 更贵实物

 回复 发布者:南口人
2009-04-23 17:36
珍贵图片

 回复 发布者:W.Ding
2009-04-21 08:51
感觉客家处处是文物啊,但很可惜的很多人不知道,被破坏了

 回复 发布者:W.Ding
2009-04-21 08:51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