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大山深处暗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大山深处暗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3-1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叶仕欣


  记  者叶仕欣

  通讯员朱迪光、饶延志、何碧帆

  记者昨从梅县文化广电局获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嘉应学院师生的帮助下,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目前申报材料已通过梅县建设和文博部门审查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摄影:朱迪光

  环抱在群山丛中的梅县水车镇茶山村是一个只有80多户、常住人口300多人的小山村,在这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里,完好保留着31幢始建于明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客家古民居,这些依山连片而建的客家古民居,既不同于福建永定一带的圆土楼,也有别于梅州围龙屋的典型建筑,多采用二层结构和二字两横、二字四横、二字六横和三字多横(十厅九井)等形式。而这个迄今为止梅州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过去却一直深藏山中而鲜为外人所知。

  今年初,茶山村黄达明、黄棣祥等8名村民为更好保护村中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走村串户动员古民居屋主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拥护,茶山村古民居建筑群才为世人所知,立即在当地引起轰动,众多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考察。

  走进茶山村,山环水绕,翠竹婆娑、景色秀丽,31幢依山连片而建的客家民居,建筑占地面积从500平方米至2000余平方米不等。

  其中,400年以上的有祖屋绍德堂;300年以上的有萼辉楼、创毅楼、伯荣楼;200年以上的有承庆楼、德崇楼、司马第等;100年左右的有萼英楼、振华楼等2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仍居住在那里的还有80多户人家。

  茶山村的古民居里,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金碧辉煌的上方拱顶、精雕细刻的花鸟虫鱼、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无处不透出高超的艺术造诣。这些建筑极富特点:用三合土夯筑墙体,彩色地板,木材用量极大,天面均为青瓦和琉璃瓦,坚固实用;广泛使用五华石材制作石柱、门框、窗户和台阶等;门廊厅堂均有精雕细刻的花草和鸟兽虫鱼等,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彩绘的壁画和诗词书法,不仅富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极具艺术感染力,历经百年而不褪色。

  小山村曾建女子学校
  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茶山村世代人才辈出,与茶山村秉承“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客家先祖遗训是分不开的。

  据说,茶山村先祖自中原辗转迁徙至此后,四百余年来书香绵延,文风鼎盛。该村两所清朝初期创办的私塾——“鸣凤书屋”、“抟云书屋”便是茶山人崇文重教的重要历史见证。现在,“鸣凤书屋”只剩下一堵残墙,而“抟云书屋”尚保存完整,但因年代久远且无人打理已杂草丛生。然而从其坚固的石壁、典雅的造型仍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离两座书屋不远处,有一个绍德学校,至今仍保存完好。民国初年,为兴办新学,当时的嘉应首富黄云辉联合村中出外的富商黄杏麟、黄康华捐资兴建了这所学校。同时,黄云辉见当时只有男子可以上学,为鼓励村里的女孩念书,又兴建了一所云汉女子学校。


备注:梅县拟以该村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村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8 |  阅读: 19092 |  个人分类: 客家民居 |  系统分类: 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  发表于: 2009.04.16 22:44

评论


发布者:匿名
2009-05-15 10:29
去过一次茶山村,确实古民居很出色

发布者:匿名
2009-05-15 09:43

 回复 发布者:小孩儿
2009-04-25 12:08

 回复 发布者:黄恩(水蓝天心)
2009-04-20 19:21
很想去看看。。。。。。

 回复 发布者:yulh159
2009-04-17 16:27
像这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在建设中,政府应组织文博专家学者及有关职能部门就如何利用与开发需要进行研究论证,千万不要随意开发,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再讲开发。以民俗的表现方式实现活态传承是最好的方法,如打造古村落时,就要让历史文化氛围相适应的生活状态进行复活,以此来提升古村落的旅游文化品位。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在保护、挖掘、创建初溪乡、田螺坑乡就是最好的一例,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回复 发布者:W.Ding
2009-04-17 09:26
藏龙卧虎啊,梅州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