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冲出“围龙屋” 重谱“客”字锦绣篇章



 
2003年“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
 

 

冲出“围龙屋” 重谱“客”字锦绣篇章
·梅县博物馆  朱迪光·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乘党的十六大强劲东风,广东省委、省府确定未来五年目标:打造经济强省, 建设文化大省。梅州市委、市府以“五年打基础,十年翻两番,2020年全面达康”为总目标,实施“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四个梅州”,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分类发展,催人奋进。
 
  一、“四个梅州”昭示: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变革必先获得观念变革。观念为行动之先导。历史经验也表明,思想观念更新领先一步,发展才有可能抢先一步,甚至领导潮流。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同志上任伊始,便组织开展了12个专题调研,对梅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欠发达进行“大会诊”  ,并集思广益地提出“四个梅州”  的“妙方”。能否“对症下药”,获得预期效果,实现梅州发展战略目标,取决于党和政府的决心和正确领导,取决于梅州客家人的共识和万众一心的重实干、求实效。最近,刘日知同志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中谈到: 梅州“由于长期受山区地缘的局限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四平八稳的倾向相对较重,干事创业和经商办企业的大气候还不够浓,缺乏一种鼓励干部敢冲、敢拼的浓厚氛围,这些都需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破除旧习”。笔者姑且把“四平八稳”的旧习或产生类似这些现象的根源称为客家固有的“围龙屋意识”。稍懂客家人文历史的人都知道,客家作为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千百年来,以其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创造了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习俗。毫无疑问,其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其习俗亦良莠不齐,淳朴的民风夹杂着陋习……。曾几何时,我们的传媒载体,大会小会,张口闭口就是自我标榜饮誉中外的“三乡”。慎终追远,认祖归宗地“谁谁谁”是客家人,甚至某位历史名人的内人的娘家是客家人也沾沾自喜。凡此种种,如果纯民俗研究地张扬,则另当别论,无可厚非,甚至无疑是值得骄傲的。问题它所掩盖下的是一种夜郎自大的心态、固步自封的落后意识。诚然,歌功颂德,弘扬民族精神,高扬客家文化旗帜固然意义重大和深远。反躬自问,敢于和严于解剖自己,进行历史性地反思,丢掉历史“包袱”,辨证地自我“扬弃”,更需要勇气和胆识。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欠发达地区,本应穷则思变,但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倾向,即只片面地强调阻碍梅州发展的地缘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客观原因,思想意识上作为造成梅州发展相对滞后的理由、甚至普遍认为是决定因素。变相地成为不思进取的托词。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心态掩盖下,丧失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试想,就广东而言,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民系、潮汕平原的福佬民系与粤东地区的客家民系,在改革开放之始,不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吗?20多年弹指一挥间, 地缘原因固然客观实在,但广府人的精明,潮汕人的实干所取得的成就仅仅是他们占有地利吗?再从梅州市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的梅江区,近年才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梅州自身发生的例证,不是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冲破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僵化思想,冲破求稳怕变、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意识,干群团结一心的无穷力量吗?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无数走出“围龙屋”,奔赴他乡,汇入改革大潮,建功立业的客家儿女,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又该如何解释?难道他们没有经过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没有经过开拓创业的艰辛,在他乡天上掉馅饼抑或鹊巢鸠占地坐享其成?

  从客家民居建筑史的发展稍作考察,我们便可从中找到“围龙屋意识”产生的脉络。客家历史上因社会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从中原南迁,筚路蓝缕,构筑起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民居”。在漫长的迁徙历史过程中,从初始的餐风露宿、搭茅而居,求得生存和发展;次而自认清高、为不与当地土著为伍和安全防御等, 筑起“躲进小楼成一统” 的封闭式“土楼”,且在建筑形制上有方有圆,成规成矩。昭示着客家人的处事哲学和人生、伦理、道德、审美等价值;再到半敞开式的“围龙屋”,其建筑风格烙印着客家人文思想和民族心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土楼”到“围龙屋”,客家人迈出了可喜的开放发展的第一步,标志着客家人在南粤大地已经根深叶茂,反“客”为主,并以其先进的中原文化推动了客居地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日久他乡便故乡,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先行者不断南迁,继续开拓,远涉重洋、走向世界、再创辉煌。因而也使梅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 。然而,“衣冠南下”, 出身“书香门第”的客家先祖及其后裔,顽固地传承着儒家思想。尤其固守本土,号称“客都”梅州大本营中的客家后裔,因受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终究跳不出过度谨慎、四平八稳的“围龙屋平面布局”。历史文化的沉淀,形成了客家人中的“围龙屋意识”和思维定势。管中窥豹,从中不难发现,客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形成过程,与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有着惊人的相印。

  不容置疑,客家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谓功彪史册。然而,当今梅州客家人中,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逐步滋生了固步自封, 满足于四平八稳的“八仙桌”局面,躺在先祖的功劳薄上,规行矩步。一方面如同小脚女人,裹足不前;另方面又如数家珍地历数先祖的辉煌业绩。不知“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活现不思进取的“阿Q精神”。 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客家人披棘斩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南迁精神”的传承,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当今梅州客家人该反省猛醒了。要无愧地面对客家先祖创建的“三乡” 业绩, 应当坚决打破“围龙屋意识”,使“南迁精神”得于传承并光前迪后,实现伟大的复兴。

  实现“四个梅州”,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解决办法同在。梅州客家人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而应求“食”进取,彻底抛弃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腐朽没落观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经验。不但要从自身纵向发展上比较,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定信念;更要敢于从横向发展上比较,即与先进地区比较,找出差距,借鉴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努力开创新局面,树立重实干──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求实效──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的新观念。最根本的是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破除旧习,下决心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才能后发有为。“四个梅州”因为某种意义上昭示: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总之,思想是采取措施、实施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是开拓创新的首要前提。正如刘日知同志所讲: “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破除旧习”。客家人要冲出“围龙屋”,昂首走向世界,迎接历史的挑战和考验,才能重谱“客”字锦绣篇章。

  二、“文化梅州”,应以“客”为本,做好“客”字文章。

  众所周知,广义的文化,它包括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身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也就是英国著名的近代人类学家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所作的关于文化意义的界定: “所谓文化或文明,若从最广泛的民族志的意义来考虑的话,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的总体性的复合”。客家文化,以其继承中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 和吸取外来文化为一体而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广东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共同构架起丰富多彩的岭南(广东)文化。

  从中原辗转播迁定居岭南(广东)的客家民系,从古至今,创造了足于自豪的灿烂的客家文化,历来为中外史学家、民俗学家所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历史的主、客观原因,客家人长期固守着封闭式的生活传统。因而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中原文化的特征。作为最具客家文化内涵和表征的客家民俗,更是客家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是“活化石”。多元的客家文化,造就了客家人的优势,同时也刻下了各种文化消极因素的印痕。中国文化的支柱,是儒家学说。而客家更是被民俗研究者称为中国最顽固地传承儒家学说之一的民系。抱残守缺的思维定势,安贫乐道的宿命信条,夜郎自大的虚荣心理……使客家人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和大无畏精神逐渐消磨。“食肉不如养肉”、“拿得高怕猫、放得低怕狗”、“狗要留来吠、鸡要留来啼”等俚话俗语便是典型的表征。凡此种种,昭示着“文化梅州”、振兴客家文化,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同时也高兴地看到,盛世为善于兼容并蓄的客家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长期以来,社会的大环境与小环境造成人们狭窄而肤浅地理解文化只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识字看报等。文化工作只为所谓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凑热闹,从属于意识形态;仅仅是板着脸孔作政治说教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今天,“文化梅州”可谓高瞻远瞩。这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梅州人对文化概念理解的修正和重新认识,是思想观念的一种更新。为此,笔者认为,文化梅州,首先应立足于“客”,以“客”为本,做好“客”字文章。使“文化之乡”的美誉得于传承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而发扬光大。

  梅州,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客家,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底蕴深厚。迄今为止,客家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梅州大地上,不但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有国级、省级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1处,不但有很多名人故居、 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无数散布在城乡间的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民居。岁时佳节、人生礼仪等客家民俗事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保护良好。山清水绿,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7,面积12.33万公顷。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 为“文化梅州”,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业、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空间。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景点,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意识,打造好客家文化品牌。因为自己的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努力构筑好“让世界了解梅州、让梅州走向世界”的文化平台。

  目前,梅州是广州对口帮扶对象,就旅游业而言,2003年仅广州方面就将组织100万人来梅州旅游。 要抓住有利时机,完善旅游设施,提供优质服务。因为100万人的食、住、行、购、娱等的内需消费,涉及100万人的“活广告” 效应,而“活广告” 效应的优劣,对扩大内需,拉动梅州经济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中国发展实现十大跨越,其中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升级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一产、二产转变为二产、三产。十三年人民生活发生十大变迁。其中,热起来的假日旅游成为新时尚。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167.6%。同样, 梅州旅游业,由于节日黄金周旅游以及旅行社组团游的带动,出现蓬勃发展势头。2002年,仅景区景点营业收入就达1.26亿,比上年增长34.5%。但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仍应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因为旅游业应打大算盘,不应只看参观门票的收入。所以应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民居、名胜古迹等,这些绝对不再生产的客家文化、文物瑰宝和自然景观,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利用,使人文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古为今用”,造福于人。一切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人文资源,超负荷地利用人文资源都将造成历史的遗憾。而急功近利地“损祖宗的业,赚子孙的钱”,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与此同时,在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抢救和发掘整理客家历史文献和口碑资料等文化无形资产。并利用高科技使其信息化、网络化。形成研究客家文化的网络中心、信息库。为开展文化交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便利、准确、快捷的全方位服务。要坚决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地方法规。要加强法治,增强环保机制,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古代建筑、名人故居、风景名胜等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在外可以宣传梅州,传播客家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梅州知名度;作为“华侨之乡”,在内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塑造新时期的客家精神。使“文化梅州”保持可持续发展势头,福荫后人。
 
  三、“文化梅州”,应与时俱进,唱响“客家山歌”。
 
  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作为政府构架,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而文化产业,不但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刘日知同志在《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中还谈到:“最近,省委、 省府明确提出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为我们建设文化梅州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建设文化梅州,就是要高扬客家先进文化旗帜,巩固、提升梅州文化教育事业在全省领先的地位。梅州的客家文化积淀深厚,还有大批人文景观,‘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将全力打造客都品牌,把客家文化的大量资源挖掘出来,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发展客家文化产业,打响打好‘文化牌’”。

  毫无疑问,“文化梅州”,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应巩固和提升全市文化队伍的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同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其战斗力。由于历史上的用人机制等原因,目前文化队伍建设亟待提高,应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才能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才能倡导文明、消除愚味、战胜“敌人”。同时,作为文化工作者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担当者,自己“半桶水”,终究是“阿鹊教乌鹩”!甚至遭到“读书不识去教书”的讥讽, “文化梅州”岂不成为空话?!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继续再教育,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科技。从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超越自我。要以传播客家先进文化、高奏时代主旋律,唱响“客家山歌”为己任,增强竞争能力。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化队伍的各类专业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因为,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竞争。人类文明的进步,说到底是文化的进步。梅州客家先贤黄遵宪、林风眠为什么能分别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帜”、“当代世界绘画大师”,为世人所敬仰? 在于他们本身深受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熏陶,在于他们把握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更在于他们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无比的文化竞争力,终成无数客家先贤中的姣姣者。

  此外,作为文化职能部门,在文化工作过程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只重视文艺创作与演出等表演艺术。甚至空洞浅表地把“文艺”的概念生吞活剥地理解成文化工作。片面地追求文艺创作和表演的数量和场次。在系统内设置奖项,激励创作与演出,此举无疑是需要的,实践也证明行之有效。但是,反观却忽略了同属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科学的文化理论的研究工作。只看文化工作做了什么,不重视文化工作想了什么,更没有什么激励举措。一方面是热热闹闹地鼓动群情,一方面是默默耕耘地思想探索。但重视和关注程度被人为的界线标示。难怪业内人士把这一现象比喻为“文化馆是大婆子,图书馆是小婆子,博物馆是私生子”、而文化局是“演出局”。并在文化工作中成为尖酸刻薄的口头禅。在文化队伍中形成负面影响,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要打破重此轻彼的局面,就要破除习惯的思维定势。职能部门要分清职能与职责,统揽全局,宏观指导。采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要使文化工作的理论研究者,不但能“会爬格子”,而且能“爬好格子”,“爬出格子”。要使书画创作“线条流畅、 色彩绚丽”。 要使摄影创作“聚焦准确,光影分明”。要使陈列宣传“融贯古今,生动形象”。要使读者能“博览群书,通晓古今”。要使银屏生辉,“科教兴市”,“鞭挞假恶丑,展现真善美”。要使古老的提线木偶表演艺术,传承创新,后继有人。要使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文化产品的市场培育,公平有序,健康繁荣…。因为,生活丰富多彩,反映生活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样丰富多样。作为文化工作的领导者和文化工作者,不应凭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程度,并以此主观随意地决定对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就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而言,对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可以“萝卜白菜,各有所好”地有“偏爱”,但不应有“偏见”。不然,将如同一个任性偏食的顽童,生长难免过于精瘦或过于肥胖,营养失衡,造成发育畸形。所以,尤其是文化事业的领导者和职业文化工作者,要时时防止发生“偏见”。因为,我们所肩负的是面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有着不同文化品味、喜欢各种艺术形式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工作。不然,以偏概全,必将影响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协调性,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

  其次,梅州市目前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和纪念馆13个、 广播电台8座、乡镇调频广播电台27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25座、卫星地球电视接收站290座、 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台7,电影放映单位143个。全年出版报纸、杂志1392万册,报纸总印数2420. 4万份。在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使文化事业的设施建设相关配套、日臻完善。从而满足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城乡人民的日益增长的各种文化生活需求。为此,要从立法的角度,法规文化事业经费按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地投入,从而确保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文化事业的状况是“惨淡经营”,与“文化之乡”的美誉极不相称。据笔者所知,就文博部门而言,因种种原因,大部分博物馆仍属“挂牌式”的馆。例如,县级博物馆因设施简陋无法向人们展示历史文物,大量除却了古代尘埃的历史文物,只能静静地在文物库房中遭受现代“尘埃”的覆盖,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高级废品仓库”。再如,随着民俗研究热的兴起,被称为“活化石”的梅州客家民俗文物,也因未列入文博工作的议程和无文物征集经费,反被发达地区文博部门征集。更可悲的是本地文博工作者为此还常常扮演“汉奸” 的角色,带着“鬼子” ──外地文博工作者进村搜集。感叹也罢,痛心疾首也罢,惟有自我解嘲地认为:外地也是宣扬和传播我们的客家文化。颇有“阿Q”的味道。但这紧揪眉头的“味道”很不好受。再如,全市艺术表演团体均实行差额拨款。由于贫困山区的演出市场难于开拓,各院团主要领导为找寻差额部分的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为了院团的生存,忙得焦头烂额。文艺人才流失严重,艺术质量呈下降趋势……文化队伍难留人,也留不住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被业内人士自我嘲笑地称为梅州是“人才培训及输送中心”。

  此外,要继续完善和健全群文、艺术、图书、文博、电影、文化市场等六大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快城乡文化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前瞻性地正确处理好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辨证关系,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人居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保一方文物,多一张地方“名片”,向世人展示“客都”新貌。

  再者,文化产业是新世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据悉,《广州市文化产业“十五”发展计划》最近已正式颁发,广州文化产业全面进入市场,2005年,广州市文化产业总收入将达300亿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5.1%增加到7%,成为第三产业中绝对的支柱性产业。梅州应抓住广州对口帮扶对象的有利时机,依托广州大都市的影响幅射带动作用,加强信息沟通,学习借鉴广州的经验,开发利用好客家人文资源。我们相信,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具有开发文化产业的广阔空间和市场发展前景。努力发掘、整理、推广客家先进文化,走特色文化产业之路,具有长远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必将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梅州的出版印刷、音像制作、人文旅游、演出传播、教育体育等等,都必将大有可为。但是,就目前梅州文化产业现状而言,尚未引进竞争机制,更谈不上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迅速打破这种局面,摒弃重文轻商的观念,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除具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外,其特点是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行业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急功近利地生产适销产品而达到经济目的。“文化梅州”、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只能在文化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中实现。所以,开创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在现阶段要分清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概念与界限;应充分考虑客家人文传统和现代审美意识。

  总而言之,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梅州”,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事以文传,文以载道,唱响“客家山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中国人民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进军。前景光明,任务艰巨”。 梅州任务更为艰巨!正如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所言: “梅州很可能连惟一的‘追兵’也没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局面。从长远看,实现十六大定下的目标,全国平均翻两番就行了,而梅州要翻三番才行”。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梅州的现实是“经济欠发达”,造成的主要根源是“围龙屋意识”,任务是“翻三番”。知耻近乎勇!“欠发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夜郎自大,固步封的“围龙屋意识”。历史重担的压力不言而喻,我们没有资本和任何理由而盲目乐观。“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忧患   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笔者尤为赞佩刘日知书记所强调的“坚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突出的工作效果论‘英雄’,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四个梅州”,修正了梅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建设梅州美好家园,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干群思想,下决心改变观念,破除“围龙屋意识”。迅速更新观念,达成共识,万众一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梅州这样欠发达地区更应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弘扬客家人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丢掉历史“包袱”,以追赶式地加快发展。一切以有利于梅州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发展要务,为实现“四个梅州”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03318日初 稿    

                                                                   
                                           2003326定稿
                                                                2003426日修定稿
 

    本文入选《文化梅州》论文集出版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8 |  阅读: 20323 |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9.05.28 23:20

评论


 回复 发布者:丰顺邱超
2010-07-12 11:39
减少贪官也是一种方式

发布者:匿名
2010-06-30 23:17
梅州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在于梅州人们的素质。

 回复 发布者:阿端哥
2010-01-11 18:31
所谓学问或者思想实际上都要加上“”。

 回复 发布者:阿端哥
2010-01-11 18:18
社会需要自然的状态!任何对社会的积极主动到头来都是残害性的,所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轻利益、重自然,轻智巧、重天然的学说到现在更为彰显其先见之明。所以有学问的人同时又拥有权力,有权力的人想追求学问都是危险的。

发布者:匿名
2009-03-16 09:17

发布者:匿名
2009-03-10 00:31

发布者:匿名
2009-03-10 00:29
“文化梅州”,应以“客”为本,做好“客”字文章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