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文学创作漫谈


文学创作漫谈

/廖是添

 

文学被边缘化但不会消亡

记得今年411日,贾平凹在华中科技大学春秋讲学现场,说过这么一段话:“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了,许多人都在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那种情况,那个时候大家还很小,或许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文学特别热,一个短篇小说可以全民阅读,一个作家可以在一夜就爆红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文学有太多的新闻元素,到现在媒体高度发达,新闻元素完全从文学中剥离了,文学就成了纯粹的文学,现在整个社会不热衷于文学可以说是特别正常的事情,文学毕竟是人类中最敏感的一小部分人最敏感的活动,如果说人人都搞写作,都来空的也不行。”我觉得老贾说得很实在,赤裸裸地告诉我们,文学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小部分人最敏感的活动,现实生活中,匆匆行走的路人,歇息下来用来娱乐自己的平台,已有了许多可以选择的载体。当然这些百花齐放的盛况,相互挤压的结果,永远不可能导致文学的消亡,毕竟喜欢文学用文学代言的人代不乏人。而文学之于你我,早已根植心田,是你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分,更不可缺损。我不敢说,为了文学,我要用尽我全部的时间;但我愿意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依然与文学相拥。

文学写作百样个性百样风格

文学写作不可能千人一面,你有怎样的主张怎样的个性,就有你怎样的风格。别忌讳众人数落你的指头,别理睬众人唾沫星子的激扬飞溅。如果每一个人的作品都长得像一朵花,那文学的百花园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尽管展示你想象的翅膀,忠实记下你有别于他人的思想感悟,哪怕某一灵动于你脑海的画面,在别人看来朦胧得像一幅意象画,那也洋溢着你具象化了的彷徨、忧思、痛苦、反叛、抗争、追求、快乐与幸福。

文学写作必须理出或明或暗的主线统领全局

文学写作除了开篇点明主旨,结尾回应开头等技巧外,必须围绕主旨,从庞大的思想碎片中,理出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再沿着主线合理布展分支脉络。首先确题,在脑海全景式放映相关的物事,熟悉题目所涉及的领域的历史人文,然后沉淀、取舍,理顺出你亟须表达的关键词,并从这个关键词生发开去,以生发开来的关键词作为文章的风骨,统领全局,顺理成章串缀丰满文章的经脉与血肉。

文学写作力求鲜活精准的语言表达

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与韩愈,为着精准表达诗句中“僧敲月下门”而演绎出“推敲”的故事,大家必定耳熟能详。古人尚能不厌其烦对待遣词造句,这更证明了文章注重锻字炼句的重要。特别是题目,它就像是人的“眼睛”,这“心灵的窗户”是否有神,是否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我这次参加梅江区宣传部“情牵梅江”征文的散文题目,起先我就用《情牵梅江》,但总觉得既是情牵梅江,文章中就应该写出某种不了的情愫,而我的文章只是以探究深厚的梅江人文底蕴为主线,将一千五百多年的梅江人文浓缩成“崇文重教薪火相传的文风的形成,与喜闻乐见的山歌恒久流行”,字里行间所有的表述,似乎都在青灯黄卷中翻阅梅江的往昔,所以我又在《走读梅江》与《翻阅梅江》之间彷徨,感觉走读应该是在整个梅江区域行走,而翻阅更接近于浏览,便选了《翻阅梅江》。嗣后反反复复在心头品咂了一番,又觉得不耐咀嚼,几经思考最后敲定用《一个文化拾荒者视觉里的梅江》,明眼人一看都会肯定其比以前的几个题目,来得精准、匠气、瓷实。

诗写作品也一样离不开“琢磨”

毋庸置疑,当代诗词无论题材内容的广泛程度,还是思想感情的丰富程度,都不滞后于时代,但为什么整个诗坛词坛上还是呈现一般化的作品多,高质量的作品少这样一种局面呢?显然这并非作者们缺乏生活的浸润,更不是情感被抽离成真空,而是不自觉屈服于“快餐式”文化的接地气,不愿花更多的时间“琢磨”,反映时代、观照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这就像一块璞玉,你不打磨,不雕不刻,你的原生态无可非议,可你永远别奢望有“眼前一亮”的出头之日。

   零零碎碎凑合着说了几点体会,最后,谨以桂冠诗人里尔克那句很激励作者的话作结尾: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2016.7.15.梅州.


推荐到博客首页 (1) |  复制链接 |  评论: 2 |  阅读: 2459 |  个人分类: 文艺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16.07.15 07:58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发布者:匿名
2016-12-12 17:05
数控铣床 www.keshengjc.com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