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治疗作文“心烦”“头痛”一技谈


治疗作文“心烦”“头痛”一技谈


曹杜荣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多读多写”,历来是这方面的经验之谈。

让学生多读一些,这似乎比较容易做到,难就难在“多写”。

学生说:听到作文心烦。教师说:批改作文头痛。

为什么会“心烦”?为什么会“头痛”?病灶在哪里?笔者向与“良医”无缘,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涉足语文教坛,对“作文难”的根由和施治问题偶有所感。

先说说学生听到作文为什么会心烦。

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令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内写完一篇文章。秀才急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其妻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篇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叹口气说:“你生孩子辛苦,但毕竟你肚子里有孩子,我做这篇文章,肚子里可是什么都没有。”

这故事讲对了一个道理:没有材料的文章最难写。

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只知按教科书上既定的题目,不管学生有没有材料,硬要学生当堂交出文章来。长此下去,学生怎能不心烦?很有学问的秀才用三天时间还难以完成的任务,要我们的学生两节课时间去完成,也未免太苛刻了。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中考、高考就是这么要求的。”应试写作的时间限制严格,这是事实,有的考生语文考试中用于写作的时间还可能少于两个课时。但是,考试与培养写作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平时作文“心烦”的问题不解快,考试时拿起笔来心就更乱了。

再说说教师批改作文为什么会头痛。

听到作文就心烦的学生,还是乖乖地按时把作文本交到了教师的手中。面对这一篇篇言之无物、语言枯燥的文章,谁也会感到头痛。

问题不止于此。把一大堆较好的文章推到你的面前,叫你篇篇都“精批细改”,你会不头痛吗?

可见,“精批细改”使多少语文教师有苦难言!

难就难在不少领导和学生家长都是以“精批细改”的标准来评价语文教师的,如果教师改过的作文红笔迹少,或有的作文只批不改,准会挨一顿“教学不认真,批改作文马虎”的批评。为了让领导和学生家长满意,许多语文教师整天沉没在作文批改中。次次作文要改,篇篇作文要改。为了精批细改,就得修修补补,加上许多眉批尾批;甚至还得节外生枝,挖空心思地添上一些情节,加上一些论据。再有才华、工作效率再高的语文教师也休想从作文批改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而这些教师的“精批细改”往往是“麻石磨粉做烧饼——无效劳动”。辛辛苦苦改了个密密麻麻,学生看看分数,瞧瞧批语,就把作文本轻轻地搁在一边了。真是“不知老师灯光下,多少心血改得成”。这能怪学生吗?能怪领导吗?能怪学生家长吗?

还得怪这些教师自己。谁叫你连作文批改的目的都没有弄清楚便盲目地“精批细改”?

愚以为,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作文,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显示老师写作的高明,而是为了启发学生去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当面或书面向学生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并运用典型例子引导学生自行修改。这就是老师批改作文的任务。

还是把“精批细改”换成“老师批,学生改”吧,这样才不会“头痛”。

“作文”两个字好辛苦,但还得常常为之。不读不写,少读少写,多读少写,都难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看来,还得多读多写。

读什么?读书呗。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范文,特别是其中“基本篇目”,不但要读,还要分析,有的还要背;报纸上的妙语,杂志里的锦段,书柜中的精华,有的是,只要是适合青少年读的,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多多益善。

写什么?可写的东西很多,但千万不可让学生写无话可说的文章。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写阅读过程中的心灵感应,倒收到了一些成效。这类文章,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社会大背景,个人小天地,家庭趣闻,校园热点,千古话题,即事惊影等,都可以任学生写去。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儿。人为地把两者拆开来,也太不近情了。

一边读书,一边舞文弄墨,要不要定个框框,比如说要写多长,要写得朴实些什么的,万万不可。

爱因斯坦说:“一个没有个人意志和个人爱好的、统一规格的人组成的社会,它将是一个不幸的和没有前途的社会。”(《纪念爱因斯坦文集》第67页)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性。把有独特个性和有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学生训练成千人一面,这样的教师不能说是尽了职,而只能说是辜负了“园丁”的称号。生活丰富多彩,事物错综复杂,学生联想各异,风格千差万别,如果教师执拗地强加于人,那学生就只好削足适履了。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名家如此,更何况学生!

不定框框,不等于撒手不管。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写作高地,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这里我只想就指导学生写读课文“基本篇目”的心灵感应方面,说说几点基本做法。

一是动员。大体是讲清楚目的、任务和操作要领之类。我们对事物,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想过,想过不如说过,说过不如写过。学生都想提高写作水平,只是苦于不知如何才能达此目的,如今教师指明了一条道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不跃跃欲试!

二是启发。初学游泳,在岸边跃跃欲试,不等于下水之后不喝几口水。这还得教练也下水去给予具体指点。在阅读“基本篇目”的过程中,怎样突发奇想于教材一隅?如何把课文的世界拓展得大一点?教者有必要先“下水”,做个样子给学生看看。

比如教蒲松龄的《促织》,读到“妻日:‘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时,我这样启发学生:

成名之妻说这番话,是在成名走投无路的时候。

人的一生中,怎么可能不经历点风雨曲折?成名想死,是他对应付人生旅途之艰险准备不足,不善于在逆境中抗争,不懂得寻求解脱之法所致。

其实,人生的道路充满泥泞坎坷。一个人必须懂得如何应付从天而降的厄运,只要有1%的希望,也要去尽100%的努力,以此争取“万一之得”,这比死强上百倍。

高中时代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有些同学垂头丧气,心灰意懒。我们不妨从“死何裨益”一话中演绎出一些新意,力争用我们青春的力量扼住命运的咽喉,“搜觅”生活中的希望和乐趣。

又如教屈原的《涉江》,我引导学生从“奇服”想到今天的奇装异服;教《孔雀东南飞》,我启发学生从刘兰芝的织素、裁衣想到今天的全面发展;教鲁迅的《阿Q正传》,我又问学生是否从未庄的“谣言”想到今天的“明星秘闻”……

三是放手。比如登山,不能总是手拉着手,得让人发挥自己的潜能,允许人家沿着各自选定的路径向着共同的目标使劲。一篇课文,能触发学生灵感的语句往往不止一处,同一处作起点,各人的联想也不尽相同,教者宜放手让他们写去。

这类文章,有点像评论,但又不是评论,因为作者观察与思考的触角伸得更远;有点像读后感,但又不是读后感,不过作者生发出去的感想总与原作藕断丝连。学生可从课文中某一点出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能围绕一个中心,把自己的看法写清楚就行,教者万万不可生拉死拽地苛求学生都按自己的路子走,那等于要瓜籽长豆,豆苗结瓜。

四是批改。放手不等于任由学生做与不做,不做就无法达到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也容易助长懒惰之风。我坚持全收全看重点批,选出典型做样子,引导学生自己改。在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划个红道道,让学生去动脑筋改,从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斟酌、推敲的习惯。学生自己改作文,可能一时不如老师改的好,但学生自己动脑想的印象深刻,收益也将更大。

五是结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学了多少篇“基本篇目”便写了多少篇心灵感应(有的更多,学一篇“基本篇目”竟写两篇甚至三篇)。我又引导他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从中挑选较好的文章结集印发给全班同学,以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人执教过的某班,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读完了高三两册语文教材,大都写出了阅读其中25篇“基本篇目”的心灵感应,同时还练了4篇“大作文”。这么大的训练密度,学生不觉心烦,也没有叫苦。他们感到了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这个班有三位同学获得全国性中学生征文比赛的二等奖,其中94国际家庭年“中集杯”全国中学生专题作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小黄同学,是此项赛事中我省除深圳市之外的唯一获奖者,她的获奖文章《家庭、社会和我》已见诸报端,并被选入《获奖作文选》,用中、英文出版,发行国内外。

末了,要说明的是:多读多写,有效的做法也多,拙文所探讨的,可否忝其中之一技?


推荐到博客首页 (1)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2831 |  个人分类: 技术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9.01.09 16:14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