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深圳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深圳作为新兴的现代化移民城市,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深圳客家山歌是深圳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具有文学、历史性、音韵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兴起,传统的客家山歌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尤其是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以及年轻人审美情趣的变化,使传统客家山歌处于濒危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家山歌如何传承与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以深圳这一新兴移民城市为例,试图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深圳客家山歌的历史扫描

      历史上,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及疍家人。其中客家人数居多。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目前尚无详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迁入深圳,则是在清康熙年间,即罗香林先生“五次迁徙”说中的第四次大迁徙。①其时清廷在“迁海复界”中,为增加沿海地区居民,给予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大批粤、闽、赣,尤其是梅州等地的客家人迁入深港地区,他们落地生根、拓荒耕种,学会出海捕鱼,他们不但带来新的生产方式与物质文明,也带来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与文艺。如《新安县志》云:“婚娶重门第……元宵张灯作乐,凡当年生男者,以是晚‘庆灯’”,“自耕渔而外不废弦歌”。②

       深圳的客家山歌始于何时?目前还缺少相关资料可以佐证。诚如深圳博物馆张一兵博士所说,由于“迁海”与“战乱”等原因,深圳“清代和民国期间的档案资料亦多毁坏遗失。深圳只有清康熙和嘉庆年间的两部《新安县志》,所存清代资料极为有限……几乎是一张白纸!”③ 所以,要了解客家山歌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甚为困难。

       1987年,笔者在深圳市文化局工作期间,根据上级文化部门关于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指示精神,组织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同仁开展了深圳民歌的采风搜集工作。发现深圳民间歌谣种类繁多,有客家山歌、粤语山歌、咸水歌、渔歌等等,而以客家山歌最为丰富。其后在我参与主编的深圳史上第一本《深圳民间歌谣》一书中,辑录的客家山歌占全书90%以上!④因深圳客家人是伴随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进入深港地区,因而可以判断深圳客家山歌也是伴随大批客家人进入本地而应运而生的。在深圳的龙岗、石岩、观澜、坪山、盐田等地,有丰富的客家山歌。这些山歌大多与梅州山歌相似,但也有区别于梅州山歌的特色。如梅州山歌一般比较高昂激越,第一句起子喜欢用“嗬咳”开头;而深圳山歌一般比较舒缓平和,第一句起子喜欢用“阿妹—”拖腔,接着才唱正文。盐田一带滨海客家地区,唱腔则带起伏流淌。

       一般来说,深圳山歌有三种:一是大鹏、南澳等沿海山歌,靠近广府、香港,吸收了粤曲、咸水歌、渔歌等音乐元素,用带有粤语、客家话、北方话混合成独特的“大鹏话”唱,形成了大鹏山歌。二是盐田、沙头角、葵涌、坪山、石岩、龙华、观澜、布吉和香港九龙山歌,山歌的音域多一、二度,唱腔上平实婉转;曲调形式除了掌牛歌、情歌、仪式歌、劳动歌、生活歌外,还有哭嫁歌、哭丧歌和叙事性“仙歌”。三是流行于龙岗及周边客家地区的龙岗皆歌。⑤

      深圳山歌中较有特色的是龙岗皆歌。所谓龙岗皆歌,相传是清末民初,由当地“八音班”为有钱人庆婚宴、寿诞、添丁演唱的“八音”调演变而成。最大特点是第一句歌词后面接着一句衬词:“金牡丹哪!”第二句歌词后,同样有一句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例如:

阿哥有情妹有心(金牡丹哪),

唔怕山高水又深(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山高妹会来开路(金牡丹哪),

水深哥造船载人(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但是从总的来看,深圳传统客家山歌,其曲调基本保留了梅县山歌风格,歌词格式也大致相同,如沙头角一首情歌唱道:

 去年发誓不养狗,今年发誓不养鸡。

阿哥一来狗就吠,天还未光鸡就啼。 

      这首歌欲扬先抑,刻画出热恋中女性惟妙惟肖的心态,可谓直抒胸臆又生动贴切。

      又如流传于龙岗的情歌有:

 新买凉帽栋心穿,蓝布把边花带安;

凉帽送给阿妹戴,阿哥问妹宽唔宽? 

       此歌借物起兴,把头戴蓝布花带凉帽的客家姑娘形象勾勒出来,又用“宽”谐“欢”,体现了客家山歌“双关谐音”的艺术特色。

       而深圳传统客家山歌也有“史实”的价值,如:

 一条竹篙长又长,阿妹撑船到龙岗;

山好水好人更好,拣只靓仔当情郎。 

       这首歌披露了在很久以前,龙岗河还是水深河阔,交通运输繁忙,来自惠阳(异地)的船家女不但可以到此运货交易,还可借机寻找爱情。时过境迁,现在的龙岗河水浅石露、杂草丛生,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令人感叹!又如:

 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室九空人逃外,村里只剩老和少。 

       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深圳社会面貌深刻的揭示出来:年轻人为求生计都“逃港”走了,村里只剩老人幼儿,民生凋敝,卫生环境极差,这就是文革期间的深圳!

       在深圳、香港两地的客语地区,历史上就有唱山歌的传统。据香港歌手薛观带介绍,解放前在香港九龙的宋王台钻石山上,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举办“歌堂会”,深圳的歌手也过境对歌。而深圳沙头角举办的“对歌会”,香港也有歌手过来交流。20世纪80年代,梅州著名山歌手张振坤、余耀南等,就多次来沙头角,与深圳和香港的歌手对歌。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时,就用客家山歌演唱五句板连环山歌《祝贺东江纵队成立》。迄至改革开放之初,当地群众还用客家山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如:

 如今群众唔同先,人人身上三种钱,

人民币来外汇券,还有港币千打千。

游子盖起小洋房,安居乐业喜洋洋。

花生蘸糖吞落肚,特区日子甜又香。 

进入21世纪,深圳客家人受现代流行歌曲影响,歌词创作已不拘传统格式,出现了一些“新客家山歌”,并且大量采用普通话演唱。如郑南作词、饶荣发作曲的《山歌唱出好兆头》:

石榴山上长石榴,红豆岭上结红豆。

今日山歌也结果,结出了欢笑随风流......

三月三,六月六,六月六,九月九。

踩着好日子往前走,山歌唱出好兆头


       二、深圳客家山歌的基本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政府对包括客家山歌在内的客家文化一直给予关注与保护。早在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就有“山歌社”一类的民间团体,开展了演唱客家山歌的文艺活动。其中如张波良、邓维新、蓝运彰、廖虹雷等一批“老宝安”文艺骨干,以及余耀南、李慧嫣、黄伟群 等从梅州移居深圳的客家山歌老艺人等,活跃在当年深圳民间艺术舞台。

       1987年,深圳成立民间文艺家协会,适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民间歌谣收集方面,杨宏海、赖德术、李宜高、蓝运彰、黄开林、何穗生等市民协骨干,深入基层采风问俗,先后收集、整理、出版了《深圳民间歌谣》、《罗湖民间歌谣》、《宝安民间歌谣》等,并评选出池官华、欧进兴、戴坚平、邱锦容、吴标等一批客家山歌继承人。

       20061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推出广东第一部“客家研究文丛”。其中杨宏海、叶小华主编的《客家艺韵》,选入广东最具特色的一批客家山歌,丰富了深圳客家山歌的内涵。

       20066月,受深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委托,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筹备组策划组织的“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系列活动在深圳龙岗等地举行,来访的148位台湾同胞与深圳客家同胞以山歌为媒,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上级台办与台湾同胞的一致好评。据此,深圳市委宣传部批准创办“客家文化节”,从200612月开始,将深圳客家文化节列为每年“创意12月”的一个节庆活动。

       2009年,经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批准,成立国内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客家工作室—“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是深圳市首批七个“名家工作室之一。加盟工作室的专家共有20余人,成为深圳市政府扶持的首个客家文化与艺术的文创研发机构。

       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诞生,到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的成立,期间近30年来,深圳客家山歌可谓方兴未艾,不断发展,形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人才队伍。在山歌搜集与歌词创作方面,有杨宏海、蒋开儒、赖房千、赖德术、蓝运彰、廖虹雷、李宜高等;在山歌音乐创作方面,有饶荣发、王佑贵、姚峰、陈的明、余辉辉、李元庆、吴志峰、王程太、黄伟群等等;在山歌舞台艺术编导方面,有赵艳、莫梓材、谭晓洪、刘兴范、蒋开儒等等。在山歌演唱艺术方面,有何穗生、李惠媛、余耀南、郑钢坚、陈菊芬、支慧、张梅珍、华D、曾宪元、赖达兴、翁晓峰、张美红、巫妃梅、黄威、林伟华等等。

       在上述众多的民间文艺家当中,有四位在弘扬客家山歌艺术方面尤其值得称道。其一是被称为“南方郭兰英”的何穗生,作为著名的山歌演唱家,长期从事客家山歌艺术事业,培训众多的年轻新秀,尤其在历届“深圳客家文化节”中都不辞辛苦,倾情演出,出版有《何穗生山歌专辑》。其二是被称为“山歌皇后”的郑钢坚。郑钢坚原为梅州山歌剧团演员,调入深圳后长期与台湾客家演艺界保持联系,并积极推动两地山歌交流。2011年策划了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台湾高雄客属同乡会联合主办的“海峡情、客天下”专场演出。2015年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客家梦,两岸情”郑钢坚音乐会引起广泛关注。

       其三是著名客籍作曲家饶荣发。饶荣发出生于客家地区,长期受客家文化浸润,善于将客家山歌唱腔旋律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创作出一大批为客家人乃至广大听众喜闻乐听得新编客家歌曲,不仅为客家地区听众喜欢,央视青歌赛也有不少歌手选唱他的歌。2009年,他在参与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创编之后,又应邀赴福建龙岩参与创作《土楼神韵》音乐。他是最受听众喜爱的客籍作曲家之一。

       其四是著名词作家蒋开儒。蒋开儒是一位酷爱客家文化的“新客家人”。他的代表作《春天的故事》唱响全国。近年来热心客家歌曲创作,他先后与作曲家饶荣发、侯德建合作,创作客家歌曲《客家娘酒》和《客家风情》,深受海内外客家人欢迎。


       三、深圳客家山歌的创新实践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快速的城市化与文化的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年轻人审美情趣的变化,使客家山歌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加上山歌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能唱客家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使深圳客家山歌处于濒危状态。作为长期工作在深圳文化界的老兵,我在搜集、整理和传承发展客家山歌过程中,明显地认识到,那种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已不能满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

       30年来,在客家山歌传承与发展方面,深圳着重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其一是创办“深圳客家文化节”,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

       深圳的客家文化节庆活动,始于1999年,由深圳市龙岗区主办了“客家文化节”,邀请四方客家歌手来深圳演唱。2002年,由深圳市文联、深圳市旅游局、龙岗区政府等单位在华侨城“民俗文化村”主办了“客家文化风情周”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真正具有规模效应的,是2006年创办的一年一度的“深圳客家文化节”(下称“深客节”)。

       首届“深客节”在龙岗区鹤湖新居开幕,为收集整理传统客家山歌,特地邀请汤明哲、许开聪、李银兰、卓丽霞、何穗生等福建、江西、梅州、深圳等地传统山歌手,以鹤湖新居围屋为背景,融各地客家山歌为一炉,生动体现不同地区传统山歌的特色。

       “深客节”的举办,为培养和发现优秀青年歌手提供了成长的摇篮,像黄威、李伟华、曾宪元、赖达兴、张梅珍、张美红等大批青年歌手在“节庆”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传承客家山歌的新生力量。

       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对客家山歌的传承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为吸引青少年学生对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了解,从第二届“深客节”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第二届“深客节”以“客家文化进深大”系列活动掀开序幕,首场是由笔者与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在深圳大学作专题讲座。笔者的讲座题目是《客家山歌的文化阐述与唱腔表现》,郑小瑛的讲座题目是《<土楼回响>与客家音乐创新》。

       同时在深圳大学音乐厅举办一场“山歌创新面对面讲座”,邀请徐秋菊、姚晓强、蒋开儒、谷勇、何穗生、陈菊芬、张梅珍、支慧等专家与歌手,与在场数百位深大艺术专业的师生一起,名家与歌手同台演讲(唱),大学师生互动研讨,新颖的形式、创新的歌曲,令现场学生反应热烈,“传来流行音乐会才会出现的尖叫声”。⑥与此同时,我们又把关注点放到深圳的一些中、小学,先后在翠园中学、罗湖区外国语学校、光祖中学、塘朗小学等学校开展“山歌进校园”活动,均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其二是举办山歌创新学术论坛

        近十年来,不少音乐人以客家元素创作了一批新客家歌曲。如王佑贵作曲的《深圳湾情歌》,蒋开儒的《客家娘酒》,房千的《月光光》,赵连第的《客家土楼》,陈的明的《老屋下》,尹良的《客家情歌》以及饶荣发作曲、郑南作词,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上被传唱的《山歌唱出好兆头》

       从2008年开始,“深客节”每届都举办一场“客家山歌创新论坛”。如2008年在深圳大学举办“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将广东所有从事客家音乐创作的专家邀请到会。著名音乐人、中国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小奇指出:“关于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议题多年前我就和杨宏海沟通过,这次终于梦想成真……我认为,客家山歌的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编配、演唱上进行改良,用客家山歌的素材进行改编,仍用客家话演唱;二是不用客家话而用普通话演唱,但用客家山歌的旋律与素材。因为客家话很多人听不懂,推广时需要用大量普通话来唱,但大部分要用客家山歌的旋律。”⑦中国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陈洁明认为这次论坛意义重大,“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次就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艺门类和客家山歌一样,面临着怎样在流变过程中创新和革新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客家山歌的问题,可能会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有一个非常好的启示。”


        其三是创新客家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

        较长时间以来,客家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比较传统单一,很难适应移民城市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改变此现状,从首届“深客节”开始,我们就以“艺韵客家”为平台,探讨如何扩展客家舞台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新客家歌曲的创作与歌舞表演。

        2007年,深圳大学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同仁在酝酿创编一个大型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至200912月,由杨宏海编剧,何亮、饶荣发作曲,赵艳总导演与编舞的《月照围楼》终于连续3场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深受观众好评。全剧分《月下劝学》、《竹林相约》、《喜悦丰收》、《拜月迎亲》、《正月上灯》、《送郎过番》、《海峡望月》、《中元祭祖》、《月迎旭日》共8个单元,以“月亮”与“围楼”为意象,将“月儿”与“阿楼”两人从小读书、相恋、迎亲、生育、过番、思乡、祭祖、夫妻团圆等情节,化为舞台艺术,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客家风情画卷。该剧上演后,在深圳大学举办“《月照围楼》与客家舞台艺术创新”研讨会,著名专家于平、肖苏华、陈翘、瞿琮、金秋、陈小奇、方天行等到会研讨,与会学者对《月照围楼》的大胆创新给予充分肯定。

        杨宏海文化工作室在节庆期间推出《客家金曲》音乐大碟,有60%是出自深圳作者之手。蒋开儒认为“这是一张很特别的音乐专辑,它把当代人的心理状态,用客家山歌的特殊形式演绎出来,非常易于人们接受与传唱” ⑨。

        在盐田区举办的第五届“深客节”专场晚会上,推出情景新舞《中华儿女共婵娟》,运用蒙太奇手法,叙述一对海峡两岸各住一方的情侣盼团圆的故事,将歌舞、器乐、戏剧、舞美各种元素混合,产生丰富的舞台表演力。歌中唱道:

一轮明月挂天边,座座围屋团团圆,

曲曲山歌随风起,绵绵思念到台湾。

梦里相思年复年,声声乡音比蜜甜,

迢迢海峡情难隔,滚滚血脉一线牵。

高山青松根连根,骨肉同胞心相连,

遥望宝岛齐祝愿,中华儿女共婵娟。

       本届节庆在石岩与南澳分别举办的“艺韵客家”专场晚会。江西著名歌手张红英先后歌唱《送郎调》与《十送红军》,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声,让观众还原了原生态客家山歌改编红色民歌的动人魅力。在东南亚客家人地区享有盛名的深圳歌手华D,与“客家功夫三胞胎”同台表演《客家人系有料》,激情豪迈,现场观看的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林洁不禁感叹:“这是新时代的客家山歌!”

       在深圳舞台上进行客家艺术创新实践的,还有王佑贵等人创作的“《大路之子》专场晚会”、谭晓洪等人创编的“《客行天下》专场晚会”、龙岗区政府主办的舞剧《大围屋》、罗湖区文联、深圳市交响乐团等单位主办的《交响山歌·客家新韵》等等。


       其四是以海内百川的姿态开展内外艺术交流

       作为现代移民城市深圳,其最生动最典型之处就是文化上的丰富性、多元性与包容性。来自海峡对岸的“山歌小天后”萧佩茹演唱一首《油桐花》,时尚又温馨;马来西亚老歌手余畑龙的《大炮王》,则表现出客家人的诙谐幽默……可以说,几乎海内外所有客家地区的客家艺术家,都来深圳这块“热土”上作过交流,使深圳成为最多文化包容的“新客家之都”。

       深圳不仅有“老客家”,更多的是“新移民”。因此,“深客节”也在尝试如何包容更多的文化元素。为此,第六届“深客节”开幕式与嘉应学院合作,吸纳客家、广府、潮汕三个民系的经典艺术。以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师生为主体,邀请梅州、广州、潮汕、赣州、深圳的200多位艺术家同聚保利剧院,以《岭南三韵》之名将三个民系的艺术精华融汇呈现,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堪称历届“深客节”的新里程碑。

        《岭南三韵》由杨宏海、王芳编撰,余辉辉、陈的明作曲,莫梓材总导演与编舞,该晚会尾声的《祝福岭南》表达了海纳百川、“美美与共”的文化情怀:

  春风吹,百花鲜,万紫千红满人间。

  祝福岭南风光好,幸福生活比蜜甜。

红豆生南国,龙舟竞向前。

四季花盛开,香飘五羊城。

客乡山青青,围屋团团圆。

山歌随风起,耕读传万年。

潮汕有好茶,健儿敢打拼。

 英歌声声壮,爱拼才会赢。

 

       在“《岭南三韵》与艺术创新”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王昌逵、于长江、苏春梅、郭亨基、胡野秋、吴华山、王晓峰、王婷等参与了讨论。总导演莫梓材说:“将广府风情的粤曲《荔枝颂》与情意绵绵的客家山歌《送郎调》,以及大气磅礴的潮汕英歌舞相融合……让三大民系艺术友好PK,从而促进特色交融与艺术发展。”近十年年来,在客家文艺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激活、传承、创新、发展”的曲目,留下了艺术工作者辛勤的足迹。诚如新闻界人士所言:这“反映了深圳人的文化想象力,也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三、客家山歌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思考

       什么是文化的“原生态”?学者叶盛荣先生引用钟敬文教授的观点:“文化的原生态指古老文化原型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点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自然生态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与民族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习融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进而他总结出“原生态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民间性、独特性、稳定传承性’五大特征”。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毫无疑问也属于“原生态文化”的范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如何传承与发展,便是新时代客家文化研究亟待探讨与回答的课题。

       200612月,在首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开幕之际,笔者就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个口号:“保护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所谓“保护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即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首先是要抢救、搜集、整理,保存其原汁原味,不至于流失或走样;所谓“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是要与时俱进,把原生态山歌及其基本元素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进行大胆创新,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为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喜闻乐见。

       有感于此,笔者在出席2011年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客家山歌为例,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长期生活在山区形成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所遗忘。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如何令其既保持文化特色,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山歌,才不会因为受众群体的萎缩而导致客家山歌的衰亡?这是摆在山歌艺术家以及文艺工作者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因此笔者提倡客家山歌等艺术创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吸引青年一代。如此一来,山歌的文艺形式肯定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这种变化是合理的、有效的,我们都应该宽容地对待。”因此坚持既“抢救”原生态,又“创新”原生态“两条腿”一起走的路子,在创作上秉承“客家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原则,就能够创作出“老客家”认同、青年人也喜欢的作品。


       笔者根据在文化领域多年实践的体会,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传承发展好客家山歌,要关注如下几个要素:

     (一)   政府提供平台

       原生态文化携带着古老传统文化的基因,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过去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多元文化的生动表现,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基本诉求。在深圳这座新兴移民城市里,多种文化汇聚在此,各种自发的文化创造争奇斗艳,正是这座多元文化城市逐渐成熟的真实写照。因此,对作为非物质文化以及多元文化之一的客家山歌,政府要以更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其搭建扶持的平台:其一是通过“非遗”保护,开展文化普查,尤其是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工作;其二是支持民间文化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各类“文化节庆”等客家文化艺术的活动,丰富群众的多元文化生活其三是鼓励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根脉,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   发展创意产业

       要使青年人重视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就要通过创新,使它成为动态的文化,活着的文化,这就需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化消费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从客家世界的版图上看,台湾和四川洛带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地区。

        自2002年台湾首次举办客家桐花祭以来,台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大放异彩。“桐花祭”以桐花之美搭台,以创意产业唱戏,集歌舞创作、旅游赏玩、创意商品设计展销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其中在客家创新音乐方面别具一格,如:在20114月举行桐花祭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天籁美声小胖(林育群)现场演唱主题曲《桐花开》,以轻松的曲风带领民众同聆赏客家春雪之美;由天王天后专属编舞老师蓝波量身打造全新编曲的桐花乐舞也给客家桐花祭带来新生活力;客家儿童音乐剧《嘿!阿弟牯》随着桐花的脚步展开12场巡演,受小朋友欢迎。诸如此类的创新模式在台湾不胜枚举,新颖的视听吸引了广大客籍与非客籍人士。

       四川洛带借助创意产业挖掘客家文化也颇为成功。从“1999年开始,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致力于发展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以‘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为主题打造古镇,从而成为‘西部客家第一镇’……成为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积极打造‘北有平遥,东有周庄,南有丽江,西有洛带’中国品牌古镇”。 其在挖掘传统民间艺术方面,借助“城隍出驾”、“抢童子”、“婚娶”等风俗活动,将客家传统戏曲、客家方言歌舞、客家山歌融贯其中,注重群众、游客的参与、体验。其做法也颇可供参考。

       因此,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里,原生态文化既要抢救保护,又要创新发展,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被大众接受的才是主流文化,才能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三)   文化精英介入

       文化精英指的是在带动民族文化发展、尤其是带动民族文化创新的先锋人物。纵观艺术发展史,无论是乔羽与《刘三姐》、杨丽萍与《云南映象》,郑小瑛与《土楼回响》,文化精英的介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四川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对“洛带”客家文化的开发,广东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对客家音乐流行化的实践,都为客家文化从符号走向品牌做出了贡献。

       就深圳范围来讲,一批文艺界的大腕,如蒋开儒、姚峰、莫梓材、赵艳、刘兴范、谭晓洪等专家介入客家艺术的创编,也整体上提高了客家艺术的品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不少文化“儒商”,也关注客家艺术的发展,如以梁亮胜为首香港广东客属总会不断举行客家文艺活动,吸引许多客家当红艺人参与,如:曾志伟、陈小春、杨思琦等,也起到较强的名人效应。


      (四)   扶持民间新人

       文化创新的力量在民间。近年来,一批民间音乐人和网民,通过网络和各种平台,创作新的客家歌曲。

       早期通过网络和各种平台从事创新客家歌曲的有徐秋菊、陈菊芬、廖芬芳、黄界雄、陈的明等人。近年来,活跃在客语流行乐坛的华D在“客家流行音乐之父”张少林的指导下,推出客家流行音乐《出外靠朋友》、《客家人系有料》在网络和客家人中间广为流传。

        来自广东五华的音乐爱好者曾辉彬通过网络联络上了江西客家歌手赖广昌,两人合作了一首融合客家山歌与现代流行歌曲元素的客家歌曲《客家围龙屋》,风行网络。

        2012年,河源客家妹钟彩媚登上了天津卫视《中国丽人》舞台。这位淳朴坚强、冰雪聪明的女歌手,以清新甜美的歌喉、洒脱大方的表演征服了现场各位评委,尤其是她弘扬客家文化强烈的使命感,赢得观众的声声赞誉,获得“中国最美客家妹”的荣誉。近年来活跃在客家舞台的还有热心传播客家山歌的陈菊芬和钟雯、巫妃梅等客家新秀。

       无数的客家歌手活跃于民间,创作演绎许多客家歌曲,开拓了客家音乐的新领域。虽然部分客家民间歌手能够得到前辈大师的指点扶持,但大多数客家音乐创作者们仍是独自奋斗,缺少平台去给予激励、依靠和支持。反观目前一些区域性音乐组织,其中在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如上海音协的“上海之春”,在扶持音乐新作,推介音乐新人,促进音乐普及推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如何扶持民间新人方面,提几点建议:一是成立客家音乐基金,积极帮助民间文艺团队解决实际困难。二是搭建音乐平台,组织各项赛事,如梅州市宣传文化部门近年来开展“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比赛,推出“细哥”、“细妹”、管乐莹等新秀参加“星光大道”演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给予新人更多演出原创作品的机会,激发各文艺团队的活力。三是构建奖励激励机制,奖励对客家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音乐人士。


       (五)   建立新的学术增长点

        客家学研究源远流长,从罗香林先生至今已有80年时间,从“客家学”研究现状来看,其在“客家源流、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与丰富。但“客家文艺学”研究尚未起步,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移民运动中,客家艺术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以往“客家学” 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历时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共时性”研究却相距甚远。而与大众生活密切联系的“客家文艺学”,确实是客家学研究最为薄弱的部分。就如同唱客家山歌的只有老一辈客家人一样,客家学的研究似乎离青年人的视野也越来越远。因此,亟需将“客家文艺学”(包括客家山歌、汉剧、汉曲、采茶等在内的各类客家艺术形式创新演变及现代创意产业关系)列入“客家学”的视野,使之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牵头策划组织实施连续七届的“深客节”,都把创新发展客家舞台艺术,作为节庆活动的首选,旨在通过大型客家歌舞艺术的辐射示范作用,探索创意产业与客家艺术的相互关系,实现对传统客家文化资源与现代审美元素的有机融合,并通过“抢救原生态,精品传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实践,更好地传承发展客家文化。201211月份,客都梅州举行“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邀请我作为总策划并携工作室团队加盟。这次节庆活动规模浩大、形式多样、盛况空前,吸引了全世界客家人的目光。梅州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与深圳改革创新的理念相结合,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深圳特区报》以《深圳客家文化之花绽放梅州》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2015年第九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又推出创新客家文化的传承方式,由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与深圳市塘朗小学合作,将新编的《客家家训》装订成册,在文艺晚会组织师生朗读:“月光照莲塘,围楼传书香;尊师又重教,遍地建学堂,”朗朗诵读声深受与会者欢迎。同时在莲花山举办”多彩山歌颂鹏城“赛歌会,将传统山歌演唱与微信山歌接龙比赛相结合,吸引大批听众和许多”不在场“微友一同参与,不仅有现场歌手热情对歌,还通过微信传递创作山歌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分享了“微信”参与“赛歌”的快乐。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2] 张一兵校点《深圳旧志三种》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3] 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4] 苏伟光、杨宏海《深圳民间歌谣》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

[5] 廖虹雷《深圳民俗寻踪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年第69

[6] 刘敬文《客家山歌倾倒深大学子》,晶报20081228

[7][8] 郑丽虹《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要在互动中创新》深圳特区报,200812 22

[9] 钟华生《客家民谣唱时代新曲》深圳商报•文化广场,20101231

[10] 杨宏海作词、陈的明作曲、嘉应学院音乐系演唱:《祝福岭南》

[11] 华生《用创意“抢救”原生态文化》深圳商报文化广场,20111221

[12] 刘军《“岭南三韵”揭幕深圳客家文化节》梅州日报,20111219

[13] 刘冰清、韦小鹏、徐桂兰等整理《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载《走进原生态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4] 梁婷《旨在弘扬和创新客家文化——杨宏海谈举办“客家文化节”的意义》深圳特区报,20061216

[15] 杨宏海《客家青年要成为传承客家文化的生力军》客家人,2011

[16] 《客家桐花祭—总体效益与影响评估》,执行机构:盖洛普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2011年编印,第1-30页。

[17] 郭一丹《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与变迁》赣南师范学院主编,2013年《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论文集》

[18] 梁婷《深圳客家文化之花绽放梅州—杨宏海担纲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总策划》深圳特区报,20121128


(作者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教授)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7990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16.10.18 14:10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