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道”以正气


  “道”以正气

 

    

 

   一、何谓道?

何谓道?从老子的《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来论“道”,是有六种读法的:一是“道可道,非常道”;二是:“道,可道,非常道”;三是:“道可道非,常道”;四是:“道可道非常,道”;五是:“道可,道非,常道”;六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六种说法把三个“道”字、一个“可”字,一个“非”字、一个“常”字,按原有的顺序进行句读,这不是语法游戏,也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告诉人们正常的时候:人生的道路至少有六条以上,道理规律性至少也可从六个方面去探讨。

老子把“道”看作是高于一切的。“道”是无形、无味、无光、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还有其自身规律。“道”似指意识形态,又似指客观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是指天,二是指地,三是指人。如果说,天、地、人都是实有的物体,但都是由虚无的“道”而产生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道”是哲学,是智慧。在老子看来,“道”是第一位的,时间是先于天地的,空间也是最大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家学说,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中国学术根源《易经》发展而来的。易学中的精髓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万物。这里的“无极生太极”就是老子阐述的“道生一”,所以太极又称为太一、太乙、太初。由老庄发展而成的道教,也就把太极图作为道教的教图。可以说,老子的“道”就是“无”,但是这个“道”、这个“无”能够展现“无中生有,化有为无”的规律。我在自己著的《中国文字哲理》一书题词写到:“道生天,天生象,象生文,文生器;器化文,文化人,人化天,天化道。”这个“无”就是“道”,所以还要从中国文字里的“无”字来加深理解“道”。“无”字有三种写法:“旡”、“无”、“無”。“旡”字是指没有空气、无极间的真无;“无”字是指人活在天地间没有物质的虚无;“無”字是人原有栅栏中的东西被火烧水冲后的空无。第一个“旡”字就是无极的意思,道的意思;等二个“无”则是太极的意思,天的意思;第三个“無”是指人在天地间急舞着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传统的《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三才,即天、地、人。这三类物质皆包含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成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其实立天之道乃无有;立地之道乃阴阳;立人之道乃女男;立才之道乃学教。这才是立道的规律。

    《说文解字》开首释“一”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宇宙中未见气为太易,气之始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从“旡”,称之为太易,处于未见气阶段;到“炁”,称之为太初,处于气之始阶段;再到“气”,称之为太始,处于形之始阶段;最后到“氣”,称之为太素,处于质之始阶段。由是旡中生有全过程便完成了,也即是道的规律,宇宙生成的过程。

    由玄学而形成的道学,再转化而成的中国宗教——道教。道教尊称老子李耳为太上老君,其所著《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或《老子五千文》)既是道学的经典,也是道教的经典。道教根据《道德经》塑造了宇宙生成的程序:玉清、太上(上清)、太清三位神灵,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神灵。在我看来,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太清、太上(上清)、玉清三位神灵,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神灵。因为上善若水,水善至清,太清为太极之清,为元始天尊;上清为太空、天空之清,为灵宝天尊;玉清为天空、大地之清,为道德天尊。天为乾为男,地为坤为女,玉为土之精华,男佩之物,珠为水之精华,女佩之物。所以玉清是接近地球的神灵,是指导地球上人类依据天尊而行的道德规律。

    由玄学而形成的道学,由道学而形成的科学。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科学是研究器物严谨的学科,玄学则是研究规律玄奥的学科。在器物现代化进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高铁建设事业突飞猛进,“一带一路”的决策,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亚洲特色、欧洲特色、乃至世界特色迅速转换,更主要的打造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张名片,造就了新时期的铁路精神:“安全优质,兴路强国。”与其“兴路强国”,不如“道兴国强”。铁路就是轨道交通,“道”与“路”通,但又有所不同:“道”侧重于“首”,既有形而下更有形而上,既有器物也有精神理论;“路”侧重于“足”,多指器物也指物质实践。从精神的角度来说,新时期的铁路精神改为:“安全优质,道兴国强”,就更为妥贴。

    二、养浩然之正气。

    养浩然之正气,就是保持生态自然之阴阳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力,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可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所说的这个,指的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   

    浩然正气由水火而成。一股浩然正气,直冲天地。应知道这股浩然正气的“气”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的“炁”,“旡”字是指没有空气、无极间的真空无;“灬”是指水火相烫,终于形成原始之“炁”,这种“炁”是能无中生有之“炁”。第二种境界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包括人类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生命中所需要的氢气、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第三种境界的“”,是指人类吃粮食所产生的米“”。这种“”,是推动生命中魂魄和精神的重要力量,所谓“精神”也。以上三种境界的炁、气、,缺一不可。“灬”既指水又指火:水性为润下,火性为炎上;上善若水,内善若火;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水火结合,炁流不断。鱼之“灬”为水,热之“灬”为火,熊之“灬”为御寒之火;马之“灬”为水火之风,然之“灬”为水火之化。

    浩然正气由“牛”、“犬”而成。正气是有来有去的,来时“浩浩荡荡”顺乎潮流。请看“浩”字,水气来了,牛开口“告”知,“牛”在天为牵牛星,天星二十八宿,“斗牛之间,紫气相连”,“牛”乃万气万物生之始也。正气是有来有去的,去时“万物为刍狗”顺乎规律。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规律是自生自灭、自作自息的,顺从规律时用草扎成的狗来祭祀的,狗就是犬。“然”就是用“火”烧掉草扎成的狗,或用“水”冲走草扎成的狗,“告”别旧“气”,迎来新“气”,这就是自“然”规律。

    浩然正气符合“天圆地方”的自然法则;也符合唯物五行中属于“土”的方正特性;正气更符合“方正之地,万物孳生”、“万物生存,不正无以成材”的生存发展规律。“天得一以正,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物得一以精。”《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古人认为,“一”不仅是数的开始,是万物之始,而且是生成万物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周易•系辞上》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旨在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以个人的浩然正气面对当时所处的“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这七气而写成《正气歌》。可谓是文天祥以个人感恩南宋王朝予他状元、右丞相的忠正报答之情气,与蒙古族大元帝国所主宰中华民族亚洲化进程的主流正气可谓背道而驰。1279年广东新会厓门是南宋丞相陆秀夫背负着皇帝赵昺跳入大海的地方,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宋政权终结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全面建立起来。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陆地文明征服了亚欧大陆,为人类的陆地文明跨越到巅峰的位置,也是人类迈向海洋文明的重要起步,更是中华民族融入亚欧文明、世界文明的正气文明。文天祥的个人正气,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正气发生了正面冲突,因而文天祥的个人正气就成了悲剧。

    三、正社会风气。

    正社会风气,人类社会前进发展正能量风气,必须顺乎自然的春夏秋冬四时之风。风是由于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空气冷暖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北冰洋气温低、气压低,而赤道气温高、气压高,高压空气向低压空气流动就是夏天的风,而气温低的冷空气向气温高的热空气流动则是冬天的风。从时空上来看“中国风”:春天东方吹的风叫“和风”,夏天南方吹的风叫“熏风”,秋天西方吹的风叫“金风”,冬天北方吹的风叫“朔风”。夏天从赤道之北的南海上形成的南风,冬天从北冰洋之南的西伯利亚来的北风,则是中国最主要的两股季风。这两股季风决定着中国大地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产生活规律。“风”其实也是“气”,空气是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植物、动物不可或缺的东西,流通的空气最适于人们的居住。“气”生于天地之始,是化育万物之母。而“风”的繁体字是由“凡”、“虫”两字构成:“凡”即是“帆”,外在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力量和方向;“虫”是指昆虫,内在实质地阐明了“风”的媒介及其作用。从“天人合一”来看“风”:处在天父、地母中间位置的“风”,正是上帝媒合天地、化育万有的最伟大中介力量。“风”使植物的雌雄花粉互相传递,或靠“蜂”飞采蜜来传递;“风”又使动物的虫卵变成幼虫,所谓“牝牡相诱谓之风”;“风骚”则是指《诗经》里的“国风”,成语中“争风吃醋”的“风”却是指男女之间的情歌和情话。中国的“风”,繁殖了13亿多条“虫”,可见中国社会顺从自然“风”的劲。法自然之气,人类必须效法生态自然之正气。生态自然之气,非“正”难于养人;非“正”难于和众;非“正”难于生存;非“正”难于发展。

    法自然之气,就是法春夏秋冬四时之风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活在世间有两乞:一是每时每刻都要“乞”、“”、“一”为“气”,即不停地呼吸气体;二是每日三餐则需“乞”、“一”、“口”为“吃”,“吃”食下去的“米”,转换而成”,即“精神”的“”。“气”为“虚”,由鼻孔里一呼一吸,推动着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为“实”的气,实在为“米”,“米”由“禾”而成,“禾”是“科”学的前提。由“米”“乞”“吃”而成的“”使人立于天地间有精神、有气力地活出滋润来。

    正社会风气,社会必须培养人类的浩然正气。要正社会风气,必须正确认识“正”字。“正”字其上“一”横为天,其下“一”横为地,中间三划是表示东西南北的人。“正”字除去上“一”横的天就成为“止”字,停止了社会“正义”的前进;“正”字除去下“一”横的地就有可能成为“下”字,保留不了社会“公平”的状态。社会的“社”字由“示”和“土”而成,“示”是上天显示给人们的日、月、星的时间光明,这是绝对公平的,由上天落下来的雨水也是绝对公平的,水是流向土地上不平之处,满之后继续流动,昼夜不息,喻之为上善若水。而社会正义对“义”往往是由“正”来决定的,“正”字与“王”字一样的是,最上一横为天,最下一横为地。不同的是中间的人,“王”字中间的人时空十字架是固定的,这是王者所为。“正”字中间的人时空十字架是不断变动调整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才是正确的社会风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正义比主义更为重要。只要社会坚持“公平”和“正义”的浩然正气,就能稳健地前进。
  正社会风气,社会还必须培养每个社会成员的浩然正气。社会成员很可怕的是嫉妒的黑暗心理,嫉妒会吞噬人们的正气。思想必须纯正,宁正勿邪。思想符合自然的纯正,也必须符合社会的纯正。人生在世,无欲则刚。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民请命,一身正气。为商者:要走正道;求富贵去贫贱,不以其道得之;苟非己之所得,虽一毫而莫取。为人者,要讲正气,要正衣冠,要正言语,要正礼仪行动,匡正压邪,匡扶正义 ,堂堂正正立于天地,因而正气将给社会每个人带来好运。
  四、道以正气,行之众力。

    有气还要有力,千万不要出现“有气无力”的现象。社会上任何一个物体、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系统,要是没有了“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生气。关于“力”,《说文》从“人”的角度解释:“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灾。”《韵会》则从另一种角度解释:“凡精神所及处皆曰力。”“物所胜亦曰力。”更准确地阐释“力”字: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现代汉语词典》从“物”的角度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意发展生态力、生活力、生产力。

   俗话有说,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全胜靠道。道乃德、智、力之和。道以正气,行之众力,无往不胜。


推荐到博客首页 (1) |  复制链接 |  评论: 3 |  阅读: 2071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思想•时评 |  发表于: 2015.09.12 16:23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涛涛
2015-09-20 10:33
好!

 回复 发布者:涛涛
2015-09-20 10:32

 回复 发布者:yjx自然
2015-09-15 23:16
我也看过有些国学大师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解析。我认为三不是代表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三从六十四卦中得出来的,(纯阳,纯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三种现象代表三,三生万物。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