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客家文化開新旅 吟到中華以外天



客家文化開新旅 吟到中華以外天

7月15日舉辦「香港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學術報告會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於2015年7月15日下午3:00在香港上環文娛中心五樓演講廳舉辦「香港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學術報告會,由會長林文映主講。香港有18個客家社團及個人贈送花籃,有140多位嘉賓聆聽學術報告。林風眠研究會執行會長溫尚光賀詩曰:“人境廬翁已作仙,梅江依舊育鄉賢。客家文化開新旅,吟到中華以外天。”
    學術報告會在客家山歌聲中隆重推出,由李劍諸博士主持。林文映會長主講「香港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現狀」,最吸引聽眾的亮點有三:一是先有客家人後有香港人。 客家人是中華民族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人由中原經過向南五次的大遷徙:第一次是晉朝時期;第二次唐朝,黃巢起義;第三次是南宋末年,蒙古人佔據整中原;第四次明末清初;第五次清代太平天國時期。 客家人因避亂而南遷,多棄官攜眷南逃,故稱為“衣冠南下”。 客家先民從贛南、閩西南再進入粵東的梅州、龍川、惠州,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編入“客戶”,這時候“客家”移民湧入,“客”勝於“主”,客戶人氏多於土戶主人,這就是“客家人”由“客”變“主”的過程,也就是“客家人”的由來。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也在於1279年,漢民族的政權南宋滅亡,大批漢民族南遷,到南方地區居住,客人超過土人。 所以1279年起便有了客家人的名稱;1841年開始有香港人的名稱。客家人的名稱早於香港人的名稱有400多年。二是香港的由來有四種說法:(一)與香料物有關。香港是東莞轉運香料的港口,因轉運東莞香料而出名。莞香,又稱沉香,從東莞各地運到香埗頭(今尖沙嘴) 、黃竹坑、香港仔的口岸、因而名曰香港。(二)與天然的港灣地有關。香港島上有一條小溪水,名曰“瀧水”,在今薄扶林附近,其溪水甘香可口,海上航行的水手常到此溪取水,取水者就稱此溪為“香江”。香江流入海沖成小港灣,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從此港灣上岸的。(三)與人劉香(又稱香姑)有關 。相傳有一海盜林某(或說李某)居住在香港島上,娶妻劉香,人稱香姑。有說海盜被人趕走逃往臺灣後,有說海盜被人殺死後,就全靠劉香(香姑)佔據在島上開發。以後人稱該島為香港島。(四)與人的口音相關 。1841年英軍在港島西南部赤柱登陸後,由漁民陳群帶路。經過香港村時,英軍詢問該地地名,陳群用客家話答稱"香港”,英軍即以陳群的口音“Hong  Kong”記之,並用以稱呼全島。三是香港有眾多的客家村落。原先香港地區有400多座客家村落,隨著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客家村落遂逐漸式微。目前仍有典型的客家村落,如元朗崇正新村、八鄉的吳家村、元朗與梅縣式樣相同華蔭廬、沙田曾氏大屋、屯門大欖村、大埔林村、荃灣三棟屋等。尤其講到八鄉的吳家村時,由吳家媳婦吳柯盛蘭吟詠《吳家村頌歌》,使得學術報告會更生動活潑。
    學術報告會既嚴肅莊重又生動活潑,除主講人林文映會長外,還邀請李劍諸博士張國雄博士、黃少明博士等上臺一起,與聽眾互動,共同解答在學術報告中的有關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學術報告會圓滿成功。(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091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5.07.16 22:30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