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闲话置办年货


                                                       闲话置办年货  

    以往过年人们置办年料无非是踏粄子、打糍粑、磨豆腐、打米糕、芝麻糕,腊猪肉、猪头皮、猪肝、牛肉、鸭子、鱼之类的东西。这些都是一般的家庭容易办到的,不必化重金到市场采购。一般在冬至以后天气稍为干燥后就可以开始腊晒肉类。近年后忙于食品类的准备,在50年代机械化程度不高一切都是人工操作,许多活只有在乡亲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比方说踏粄子把浸透了的大米用碓人工踩踏成粉,再用糯斗把它筛出又细又幼的粉末,或是用石磨把沉透了的大米连水一起在石磨上磨成浆,再用布袋装着压出水分就可以成为做粄子的原料,加上红糖经过搓揉后在竹制的托上铺上芭蕉叶就可以放进蒸笼蒸几个钟头就是甜粄,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年糕,它既是应节的一种食品也是送礼的一种物品,以往农村人走亲戚也是一种礼品。打糍粑、黄粄就是把上好的糯米浸透蒸成米饭或禾子米经黄粄芆烧成灰过滤的水浸透后用饭盆蒸成米饭状,放进石兜中几个大汉用木锤捣烂。用糯米捣烂的做成三四両一个圆状叫糍粑,沾上糖浆美味无比。用禾子米捣烂的做成鞋状叫黄粄,也有人称之为鞋只粄。踏粄子、打糍粑都要众人齐心协力,显示了众人的力量,单家独户是难于完成的,只有过年时节才能机会使大家相互帮忙,相互协作。因为家家户户都在置办新年的食品,体现了节前的忙碌和快要过年的味道。特别是一个大屋10多家人都在准备置办年货显得更加热闹,小孩子特别高兴走到这家串那家看见做米糕、芝麻糕的就说:咚咚锵,打米糕(chang),有就吃一块,么就打吾成。做米糕的人都会高兴的给小孩子每人一块,一来显得主人的大方,二来不愿意让小孩子真是说中了,那是很扫兴的事。做米糕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每个家庭都二个以上的洋铁皮瓶用于装米糕,有客人来了就可以拿出来待客,既可以为客人暂解辘辘肌肠,又可以当零食。近年来年糕、黄粄渐渐淡出了寻常百姓家,只有一些怀旧的人们才制作这些食品销售,往往还得到不少人的青睐。市面上有一些号称平远黄粄之类的食品是人们用米饭加上色素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跟过去的黄粄不能相提并论。前些年商场有包装精制的米糕出售,今年的市场米糕也不见了踪影,说明温饱形的食品随着时代而结束。

     在广大的农村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豆腐的习惯,水豆腐、油炸豆腐、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菜肴,春节没有豆腐是一件最大的憾事。虽然城里人没有自已做豆腐的习惯,但市场上豆腐的踪影出现在大街小巷,什么水豆腐、油炸豆、酿豆腐凡所应有,陪伴着人们进入了现代的社会,跟紧了时代的步伐,是因为客家先来自中原,以前每逢年节必吃饺子,到了南方以后包饺子的原料面粉没有了,就采用南方特有的豆腐放入肉馅,就成为现在的酿豆腐。因此逢年过节必不可少,这代表了一种乡愁,让人们永远牢记自已来自中原永远不忘自已的根。这跟贴对联、挂灯笼一样都深深打上了中原的烙印。如客家人的陈、钟、赖、邬、田等姓灯笼上都打颍川堂堂号,示意着人们祖先来自河南颍川县,虽然行政区域几经变迁过去的颍川县已演变为颍川街道办事处,可是颍川堂号在客家一些人家中万古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现代食品进入了千家万户,海鲜产品也上了农家餐桌。人们只要花上一些钱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取得。不要象过去一样再用砻、碓、石臼等传统工艺加工食品,人们早已用碾米机、电磨、搅拌机代替,不要象过去一花费大量的体力,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

客家人的每一种美食都有其一定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工艺变了,但都包含了一层值得追溯深意。             

                                    2015.2.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306 |  个人分类: 杂谈 |  系统分类: 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  发表于: 2015.02.19 10:20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