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死于细节


死于细节

□唐宝民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因屡立战功而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可谓风光至极。但这个人恃功骄纵、恣意横暴,渐渐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虽然如此,但朱元璋看在他是开国重臣的面上,并未打算深究。可后来,他的言行逐渐令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便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受其株连被杀的官员约一万五千人,酿成明史上著名的“蓝玉案”。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开始怀疑蓝玉有反心的呢?竟然是一个细节:有一回,蓝玉从前线回来向朱元璋报告军情,当蓝玉进屋向朱元璋汇报的时候,蓝玉手下的几名亲兵也跟着一同进来了,进来以后,就侍立在旁边,蓝玉便向朱元璋汇报前线战况,蓝玉讲完了,朱元璋想和蓝玉谈一件秘事,他便对蓝玉手下的那几名亲兵说:“下去吧。”可是,那几名亲兵好像没听到一样,依然站着不动。见此情形,蓝玉便挥了一下手,那几名亲兵这才下去了。此举令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大为警惕,这些人眼里只有将军、没有皇帝,这还了得?从那时起,朱元璋便动了除掉蓝玉的想法,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将其杀掉。

      年羹尧是清朝重臣,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但这个人后来也和蓝玉一样失宠,并被削官、抄家、下狱,最终在狱中自杀。近读王伟先生的一篇文章,发现年羹尧之所以引起皇帝的怀疑,竟然也是由于一个细节:年羹尧出师大捷归来之际,雍正皇帝率文武百官前往迎接,那时正值六月天,烈日高悬,而年羹尧的兵士们还穿着全身甲胄。见此情形,雍正便传旨令三军将士御甲休息,但奇怪的是,令旨传了三遍,三军将士依然站立原处一动不动;这时,年羹尧从怀里取出一面小旗,交给自己的侍卫,侍卫便把小旗一摆,那些将士见了,立即听话地脱下甲胄退了下去。雍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当时就起了杀心,不久之后,就找了个借口,将年羹尧做掉了。

 

     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蓝玉和年羹尧两个将军,就是因细节而死,两个看上去不经意的细节,却让最高领袖心生疑忌,担心他们尾大不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而痛下杀手,绝了后患。

      这两个细节,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试想,如果蓝玉和年羹尧平日里能小心谨慎、低调行事,能时时约束手下人的言行,不让皇帝对自己产生疑心,他们的后半生很可能就会改写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味地张扬、骄横,终于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如曾国藩。曾国藩在身居高位时依然低调、不张扬,是因为他懂得“树大易招风、官大易招祸”的道理。人如果太得意了,祸事很可能马上就来了。所以曾国藩常对弟弟说:“可能但凡做大官,处于安逸、荣耀的境遇,就随时可能招来危险、导致羞辱。古人常说富贵经常让人走向危险,就是这个意思啊!”


推荐到博客首页 (10) |  复制链接 |  评论: 18 |  阅读: 2222 |  个人分类: 资料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14.07.24 16:33

评论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4-07-28 12:25
罗金良: 张老高见。
说不上高见,而是浅见。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8 12:19
张维耿: 朱元璋诛杀蓝玉,文中提到的细节是缘由之一,更重要的还在于蓝玉位高权重,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皇权统治,容不下蓝玉这帮开国功臣。蓝玉一案株连杀戮了一万五千多人 ...
张老高见。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8 12:18
有序与无序: 细节再好也会被朱杀死的。不如反他丫的!
有道理。

 回复 发布者:有序与无序
2014-07-27 13:48
细节再好也会被朱杀死的。不如反他丫的!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4-07-25 21:40
朱元璋诛杀蓝玉,文中提到的细节是缘由之一,更重要的还在于蓝玉位高权重,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皇权统治,容不下蓝玉这帮开国功臣。蓝玉一案株连杀戮了一万五千多人,实在是够残酷的了。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5 13:51
可叶子: 身居高位就容易得意忘形,一心向前就可能忘了后顾之忧。
非常有同感。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5 13:51
梁国祥: 很好的警示。也不是说细节,这是一种生存的法则。
同感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5 13:51
石点金: 一个人,反正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要管住细节。
同意

 回复 发布者:罗金良
2014-07-25 13:50
黄爱东西: 细节真是要心细呀。
那是

 回复 发布者:可叶子
2014-07-25 11:26
身居高位就容易得意忘形,一心向前就可能忘了后顾之忧。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