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金九银十能否如期而至 五大因素支持秋抢行情


  股谚素有“七上八下”、“金九银十”的说法,从今年股市的走势看,由于七月份大盘强劲上扬,八月份连续破位大跌,“七上八下”似乎已一语成谶。时间进入九月份之后,大盘从低位爆发性反弹,连续拉出四根阳线,不由令人对“金九银十”充满憧憬。由于大跌中已经清洗了大量的浮筹,技术指标已有利于多头,加上利好政策不断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在助推股市,市场各方期待着“金九银十”能够得到验证。

  过山车式的震荡行情

  本周股市恰似“欢乐谷”中的过山车,但投资者并不欢乐。周一,盘中暴跌近200点,一举跌破2800点和2700点两个整数关,并且毫不费力地将半年线击穿,而周四市场又暴涨130点,收复了周一形成的跳空缺口。也收复了那条被市场认为是“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

  都知道今年的股市走势生猛,却没想到过会如此生猛。周一的那次暴跌跌得昏天黑地,人们已经逐渐遗忘的当初1600多点时市场的恐惧在潜意识中似乎再次被唤醒,人们不计成本、不顾一切地抛出股票。而到周四时,生怕踏空的资金又不顾一切地冲进去,这种速熊和速牛的走势使那些踏准节奏的短线客盈利极为丰厚,而跟着市场追涨杀跌的人一旦踏错节奏,赔率极大。

  目前市场正处于股票和资金的双向扩容之中,这种过山车行情可以说是这种双向扩容带来的阵痛。从股票扩容而言,市场依然在高频率发行新股,在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只有28倍的情况下,一级市场的发行市盈率都在30倍之上,最高的达到58倍,如此巨额融资,导致市场只得降下身段寻求平衡。资金的扩容则主要以发行基金和发行一对多专户理财方式进行,但基金的发行历来有“马太效应”,市场走牛,认购者络绎不绝,市场走熊则门可罗雀,更何况前期发行的基金已经全线套住,市场缺乏财富效应。因此,未来的市场走势取决于双向扩容中股票和资金两个龙头的掌控,如果关小股票供应的龙头、开大资金供应的龙头,大盘有可能再度向上冲击3000点整数大关。如果这两个龙头依然失衡,不能排除再次考验2639点会否成为此轮调整行情底部的可能。市场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供求关系。

  半年线已经成了目前走势的中轴,至本周收盘,半年线的位置正好落在2800点,大盘有可能在2639点至3000点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区间,这个区间的轴心就在半年线上。如果大盘在这个区间中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区间,就1664点至3478点这个上升通道而言,这种大级别的调整依然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如果在这个区间能够盘稳,就能夯实股价的基础,后市的行情可能会更大。如果这个区间盘不住的话,大盘就有可能就直奔年线。

  在目前的指数点位上,仓轻者处于较为主动的位置,很多高位发掉的筹码现在都能打八折、九折捡回来;仓轻者可以在急跌中逐渐入市,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短线的机会极多;仓重者则可在拉高行情中抛出一部分筹码,与其被动地握着筹码,倒不如做空头回补倒差价。但做空者一定要回补,这样可以做到不流失筹码,可以将其视为一条纪律。

  五大因素支持发动“秋抢”行情

  自9月1日起,大盘峰回路转,开门四连阳,尤其是周四130点的大阳收复了5日均线、半年线和2817点—2843点缺口三块失地,周五的阳线更是结束了此前的周线四连阴。这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秋抢”行情已经开始。

  支持“秋抢”行情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本周二证监会表示要“全力维护市场稳定”、“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资本市场环境”,火线批准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一对多”项目,实际上减慢了扩容的节奏。周三,财政部研究所所长贾康称“股市没发疯,不用太担心泡沫”。周四央行上海总部发布报告称“将认真执行中央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周五银监会表示银行次级债可分年扣减。这些均是对先前的动态微调政策和做法的再修正,使“秋抢”行情有了一个最根本的理由。

  第二、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达54%,连续6月环比向好,其他经济数据也将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一季度比一季度好,“保八”已成定局,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增20%—25%。这是发动“秋抢”行情的全球仅见的良好经济基础。

  第三、从跌幅看,3478点—2639点,指数下跌了839点,跌幅达24.12%,已大于2007年“5·30”4335—3404点21.5%和2008年6124点—4778点22%的跌幅。从估值看,2639点时静态平均市盈率为23倍,动态平均市盈率为18—19倍,估值之低,在全球股市中找不到。因此,本轮大跌无论属于“5·30”式的牛市调整,还是属于6124点的牛转熊,至少会出现一波强劲的报复性反弹,时间上正好是“秋抢”行情。

  第四、今年以来公开增发的股票基本破发,新股光大证券险些破发,周四上市四只新股首日涨幅仅20%—50%,2800点上方空翻多的基金全线被套,更为严重的是,股市若跌破半年线,再次走熊,将挫伤投资者的信心,累及楼市,抑制消费,干扰经济企稳复苏的进程,并影响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故“秋抢”行情本质上乃是“生产自救”行情。

  第五、本周前三天出现了1284亿、1056亿、914亿的地量,仅为3478点时3030亿的三分之一,2639点是比任何主观预测和技术预测更准确的底部。周三的地量加上周四的沪深股市放量长阳,宣告“秋抢”行情的开始。

  关于“秋抢”行情的目标,第一是快速收复2800点和半年线,在2830点上方连续收盘三天,证明结束“挖坑”式下跌有效;第二是重回2800点—3000点箱体反复震荡,清洗获利盘和解套盘,展开个股行情;第三是重新站上3000点上方的60日均线和5周均线,然后再往上拓展。今年的“秋抢”行情有一波还是几波,时间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取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坚持、经济数据能否超预期和扩容节奏是否有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但必须强调的是,每年的“秋抢”行情只是反弹,市场有限的资金无须发动大盘股行情,无须制造中大阳线,只要紧紧抓住超跌的题材股行情这条主线,就能把“秋抢”行情的时间拉长,把个股的空间拉大。

  “8月洗礼”产生新底部

  8月行情因违规资金“不计成本,只计后果”的撤离而跌势淋漓,虽然目前市场的沽压动力尚未充分消化,但行情进入合理价值区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上市公司中期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3%,但好于市场原先的预期,环比净利润增长幅度达到37%,有70%的公司实现环比增长。目前即使按照中期业绩乘以2来计算,估值水平也已低于20倍市盈率。由于下半年公司盈利季度环比将进一步增长,目前行情蕴含的真实估值水平其实更低。因此,今年的半年报已可确定为一个业绩底,也使后阶段行情的演绎趋势清晰起来——经过本轮调整后,行情将由流动性驱动转为业绩驱动。数据显示,在近两周因违规资金集中撤离导致行情下跌的过程中,善于价值发现的QFII资金又在2900点以下大举“捞底”。

  尽管8月大跌史上罕见,但经济更好更快复苏的大趋势没有变,这与2007年行情头部时经济进入下降周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目前尽管有结构性微调,但与2007年超级紧缩的政策背景截然不同。如今,微调后的政策着力点已经由“刺激投资保增长”转向“调整结构促内需”,在有了“促内需”与出口复苏的新增量之后,明年经济增速和经济质量较今年更好已是可确定因素。政策微调凸显的含义是,在欧美经济正追求复苏数量的时候,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已经在开始通过“微调”来追求复苏的质量。因此,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A股市场行情也不会“二次探底”。

  由于基数跳水的原因,从今年11月份起通胀数据将会持续跳增。在欧美经济还没有复苏到令人放心的时候,欧美政府还难以作出紧缩货币政策的举措,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格局难以改变。因此,尽管8月行情因驱除违规资金出现了暂时的供需失衡,但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大格局与社会资本“物化资产”需求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一进入9月份,大盘大举反弹,行情的时间因素表现得如此鲜明,无疑说明了一点:没有8月份因为违规资金集中撤离形成的离奇大跌,也不会有本周抛压绝迹后的报复性大涨。进而也提示,市场的存量与增量资金足以填补违规资金撤离后的流动性空缺。

  从行情内容看,经过一轮调整洗礼后正普遍进入反弹状态(暂且以反弹来看待)的银行、保险、地产、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煤炭、电网设备、商业、医药等一大批行业股行情的性质很可能不是反弹,而是又一轮行情的展开,其中相当部分展开的是基于明年更好基本面的跨年度行情。因此,进入9月份后的行情与其说是一次报复性反弹,还不如说是一次牛市中继调整的结束,新一轮上涨行情正在逐级展开。(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银行业的两难选择

  尽管这几天股市有所回稳,一度领跌大盘的银行股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坦率地说,投资者对当前的市场还是心存不安的,而这个不安就源于银行业的一些最新规则。

  众所周知,我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8%,符合巴塞尔公约(一)的要求。此外,鉴于实际情况,允许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可以部分计入资本金。这样的状况已经维持了好几年,基本保证了这些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今年国家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也大量增加了信贷投放,这对于保证流动性宽裕、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信贷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也遇到了挑战,怎样加强自我约束、防范风险需要认真面对。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会出台政策,调整了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计入资本金的比例,同时也发出了希望商业银行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2%,即满足巴塞尔协议(二)要求的希望。如果这样做的话,商业银行将因为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放贷能力会明显下降。初步估算,届时如果要达到今年的放贷能力,需要增加资本金2600亿元以上。银监会的新规无疑给商业银行设置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对保证其经营的平稳是有利的。但这样一来也产生了问题: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投资是不能松下来的,要保证这一点,银行信贷是必须要充分保证的,特别是现在政府所进行的基础建设项目,工期都有好几年,如果信贷跟不上,很可能会变成半拉子工程,先期投放的信贷也就成了坏账。所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突破这个瓶颈,保证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宽裕。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靠发债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就是搞再融资。

  搞再融资,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毕竟这是向股东要钱,股东愿意给吗?愿意给的前提或者是有很高的回报,或者是对股价的上涨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以目前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状况来说,根据其股票市价打9折进行再融资,其股息率是不高的。商业银行搞再融资时要使得股价能够上涨,条件就是股市要活跃,行情被普遍看涨。显然,在银监会将实施新规、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行情不可能不看淡,这就给再融资增添了困难。现实是,即便在3000点的位置,股市为银行股提供2600亿元的再融资也是十分困难的。银监会新规要求商业银行要么削减经营能力,要么搞再融资,而现实条件是商业银行不能削减经营能力,再融资也不可能大量进行。于是,银行业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们不知道商业银行最后将如何破解这种两难境地,银监会新政会调整吗?由于其现在还处于征求意见状态,以后到底会怎样,现在的确还难说。需要指出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实施这样的新政的确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很难一下子适应。面对这样的状况该怎么办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大概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也许现在不碰或者少碰银行股,既是无奈的,也是必要的。

  股市多米诺

  大家都知道多米诺骨牌,玩时将骨牌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笔者发现股市与多米诺骨牌很相似。

  2009年2月16日的2389点是一个很有技术意义的点位,它既表明1664点开始的反弹出现加速,也反映出这个位置的压力极大。果然,冲击2400点未果后,上证指数立即退守2040点一线,迅速的上升和下跌预示2009年股市的复杂多变。4月9日震荡突破2389点后,便似多米诺骨牌启动一般,一路狂奔至3478点才乏力停下。这是为什么呢?

  在3478点之前,股市越涨越快,连身躯庞大的石化双雄也翩翩起舞,说涨停就涨停。3478点之后到现在,K线图上能清晰地看出,越是下跌跌幅越大,能量竟然大幅放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笔者在迷惘之际,从多米诺骨牌得到启发。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几何级式增长的,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张骨牌释放的能量竟达到51焦,可见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令人瞠目结舌。

  股市中出现的越涨越快和越跌越快的现象与多米诺骨牌的能量放大关系很相似,在股市走势中出现了杠杆,把原来相对起伏平缓的波动变成剧烈起伏的震荡。大家对流动性泛滥不乏认识,上半年为了拉动经济,银行大规模放贷,每月的增速相当惊人。能充分利用这种流动性的只有企业,换言之就是机构,利用资金的规模效应冲击股市。看看2009年沪深股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急速增长,人们就能看出股市中的多米诺骨牌能量放大作用有多么厉害。

  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今后一旦出现行情,极有可能出现极端的走势——要么大涨要么大跌,想要慢牛或者慢熊都很难,走势会借助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尤其在流动性泛滥之际。

  明白了股市和多米诺骨牌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白了要么疯涨要么狂跌的市况。

  股市多米诺现象提醒人们,哲学上讲的两极相通在股市中一样存在——涨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极鱼”。

  维稳的关键是保持供求平衡

   大盘自1664点以来屡屡走出逼空走势,尤其是6、7月份,抢盘成了市场运行的主旋律。谁曾想到,自8月份以来,股市连连狂跌,一个月居然暴跌了21.81%,创下了自1994年7月以来15年的最大月跌幅。问题出在哪里?

  据统计,2007年的“5·30”暴跌虽然风声鹤唳,但大盘自4335点暴跌至3404点,跌幅只有21.5%。6124点大盘见顶后的暴跌,一口气跌至4778点,跌幅仅为22%。而本轮暴跌从3478点跌至本周最低点2639点,跌幅竟达24.1%,真的让人有点想不通:“5·30”暴跌是因为大幅调高印花税,政策面的利空是显而易见的,6124点开始的暴跌,明显是股市泡沫被捅破。而此番暴跌既没有明显的政策利空,美股等周边市场甚至还屡创新高,A股市场居然出现一市独熊的奇观。

  从大道理上讲,目前的形势与6124点的下跌大不相同,例如当时的市盈率高达60多倍,目前只有20多倍;当时宏观调控刚刚拉开序幕,而目前经济正在逐渐复苏;当时新基金开始停止发行,而目前正在快速批准新基金。所以,本轮下跌中,崇尚基本面研究的基金群体大多数没有大规模减仓,以至于本轮下跌中出现了“散户胜利大逃亡、基金奋力举杠铃”的罕见现象。据报道,为了顶住狂泻不止的大盘,基金群体不但加大发行新基金的力度,而且投掷近4亿元巨资自购正在发行的新基金。

  本轮快速暴跌如果从原因上看,起于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但有关部门很快就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了澄清。然而随着7月份信贷增量回落信息的公布,投资者多少对“动态微调”有所领教。与此同时,股市的扩容节奏却全面提速,大盘IPO、增发公司屡屡推出计划。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流动性在收缩,另一方面扩容却在提速,明显使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虽然新基金的发行也在提速,但一旦大盘跌势止不住,新基金能否继续红火、老基金会否遭遇巨额赎回,都存在很大的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众多吃过大熊市苦头的投资者看到类似于中国建筑(5.30,-0.06,-1.12%)光大证券(23.20,-0.30,-1.28%)高开低走的现象,马上和中石油(13.38,-0.01,-0.07%)天价开盘走势拖累大盘联想在一起;当看到众多金融、地产巨头推出巨量融资计划,马上联想到当年中国平安(49.19,0.22,0.45%)天量圈钱将大盘压垮的风险。于是市场上多了不少“股跑跑”,决堤式的溃逃顿时爆发,导致60日均线、120日均线纷纷失守。

  据了解,由于近期大盘的持续暴跌,多只刚刚增发的股票股价已经破发,另外大约有50家公司的股价已经跌破了拟定的增发价下限。其实,市场各方都很清楚。只有保持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一旦大盘走坏,结果只能像中国平安当试图天量圈钱那样,结果是害人害己。

  本周的绝地反弹给了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但大盘要真正走好,仍然有赖于供求关系的平衡。股市好了,投资者、融资者都好;股市走坏,市场没有赢家。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728 |  个人分类: 股票 |  系统分类: 房产•汽车•股票•理财 |  发表于: 2009.09.06 16:15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