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1线专访】20年乡情路,谁解其中味?



1线专访】20年乡情路,谁解其中味?

——小记梅县白渡镇《嵩山乡情》和它的主编吴庆茂

 

                                                                                                                     /夜色光明

      久闻清代著名诗人、“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祖籍地梅县白渡镇,几位离退休老人办了一份《嵩山乡情》家乡小报,经费靠乡亲赞助,不仅“发行”到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还远达十几个国家,这份小报已经坚持近20年,成为侨居世界各地乡亲每月必读的家书,有些好奇,亦有些莫名的感动。

      中秋前一天,借着芸香楼月饼为梅县白渡敬老院中秋送温暖活动,我与时空公益团队前往白渡镇嵩山村,探访《嵩山乡情》主编吴庆茂老人。

   

   

 

  20年坚持不寻常

      因为事先联系,车子到达村口的时候,《嵩山乡情》主编吴庆茂已等在路口,下车、握手,热情、和霭、温暖。嵩山这个面积只有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客家山村,是广东著名的“华侨村”,现今留守在家的村民有5000多人,而侨居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日本等国家以及在港澳台地区和在全国各地工作居住的嵩山人,竟达8000多人。

       19923月,老干部吴庆云、钟仕聪,退休老师李兴中、吴庆茂和退休会计师黄同安5人组成了编写组,决定办一份沟通海内外乡亲情怀的小报,得到当时梅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宣传出版部门签发了准印证。从开始前铅字印刷出版的黑白报纸到如今的电脑数字排版的彩报,《嵩山乡情》已走过将近20年历程。

     《嵩山乡情》刊登的都是山村里发生的事情,如历史典故、家乡变化、新人新事、邻里故事等平凡小事,但又是百姓的大事,不但当地村民、乡镇干部、县里领导爱看,外出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嵩山人也爱看,而居住在国外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嵩山人更是爱不释手。

      每隔三个月,吴庆茂的家里就会特别热闹,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二楼客厅的“编辑部”里,戴着老花镜,捧着报纸清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校稿。确认无误付印,一群村里的孩子就会赶来,帮忙把几百份报纸整整齐齐叠好,塞进信封,再粘上复印好的写着收件人信息的纸片。几天或十几天后,这些盖着“广东梅县”邮戳的信就会出现在除了青海以外的全国各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这样的流程,《嵩山乡情》每年每期都要走一圈,如年轮般悠悠转过了20个年头。

 

 

 

 

 

  20年风雨不寻常

      因为相隔千里,《嵩山乡情》92年创刊时就是“传乡情,连乡亲”,因此被要求多写家乡的发展变化,务必坚持“家乡原味”。

      主编吴庆茂是《嵩山乡情》的元老,2002年,他从白渡镇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接过了《嵩山乡情》的担子。从此,这个一头白发的老人要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这份小报上。我们一行在吴主编家中二楼的编辑部,见到部分往期的报纸,和许多手写的邮件地址,甚至是许多英文的地址和名称;

      “这些英文地址,主编也懂?”一说到工作,吴庆茂笑着说:“我是身兼十几职:主编、财务、秘书、接待员、联络员、邮递员、卫生员……要处理稿件、要联系、要回复,都是我一个人当时村里没有场地,我就把自家的客厅当作编辑部。办报没有经费,我们便发动热心人士捐款,办报近20年,村里基本没花什么钱。”

      近20年来,编写组的几位老人每个月都有一半时间在为办报奔忙,采访、写稿、编版、外出印报、自办发行都是义务劳动,编组会原来有5位同志,其中一位几年前去世了,剩下我们4人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6岁,年纪最小的是我,今年71岁。”

      他扳着指头细算,每个月都有十几封来稿从各地寄来,吴庆茂要看后再加以删改。有时候他不得不戴着老花镜再手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来信的字。

      特别是,报纸印好后,71岁的他要把500多份装好的报纸塞进一个大麻袋,骑着摩托车把这个五六十斤重的大包裹运到离村子几公里远的白渡镇上的邮局去,这是怎样的执着?我无法明了。

  

   

   

 

        20年执着不寻常

     《嵩山乡情》办了19年,远近村子都知道嵩山村出了一份报纸,影响力越来越大。

      拿到报纸就等于听到了乡音,每当新报纸到手,海内外乡亲比过节还高兴。“一旦报纸不能按时送到,海外乡亲便纷纷打电话前来询问”,因为《嵩山乡情》,不少漂流在外的嵩山人寻到了根、联系上了老家。这几年每年春分,台湾的吴姓族人都会派代表回乡祭祖,多的五六十人,少则一二十人,都是通过《嵩山乡情》找到了老家。

      “每期报纸寄出去不久,编辑部都会源源不断地收到海内外热心乡亲的捐款,少则几百元,多则几百万元,我们把这些款项一一统计起来,用于家乡的建设。”吴庆茂说。据不完全统计,19年来,海内外乡亲通过《嵩山乡情》报,先后捐款800多万元人民币,帮助嵩山村建了10多公里长的水泥大道,建起了10座桥梁、4间学校以及医院和市场等。

    

 

 

      提到未来的问题,让几位热心老人发愁的是接班人问题,吴庆茂老人即使精力充沛,还是时不时感到“精力透支、力不从心”,吴庆茂说,“要热心公益,有责任心,要有相当的文化造诣,还要在村里和乡亲里有一定的联系力和号召力。”吴庆茂列举了接班人的条件,而要在村里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人选,着实困难,但他却不希望办了19年的报纸停在自己手上。

 


推荐到博客首页 (12) |  复制链接 |  评论: 30 |  阅读: 3146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1.10.27 09:13

评论


发布者:匿名
2012-05-25 08:47

发布者:匿名
2012-05-07 09:36

发布者:匿名
2012-05-06 08:11

发布者:匿名
2012-04-19 10:27

 回复 发布者:小2
2011-10-29 23:10
最可爱的人~~~

 回复 发布者:心若潇湘
2011-10-29 22:41
学习了

 回复 发布者:春之竹子
2011-10-29 00:31
持之以恒热心公益的精神令人佩服,向老人们致敬!

 回复 发布者:夜色光明
2011-10-28 17:56
羊咩咩: 光明,周末又是好天气,打算哪里采访?祝愉快开心,万事如意!
刚去千佛塔,30号到兴宁摄影活动,11月6号要到雁鸣湖活动~~~

 回复 发布者:羊咩咩
2011-10-28 15:03
光明,周末又是好天气,打算哪里采访?祝愉快开心,万事如意!

 回复 发布者:明夫
2011-10-28 09:07
20年如一日,实在不简单喔,赞.....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