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泪祭恩师廖振伯


    恩师廖振伯于2015年3月24日走完了他光荣的一生,噩耗传来,泪如雨下,我与他相识相交50多年,亦师亦友。现转梅州报发表廖默然的文章以作纪念:廖振1932年出生于梅县三乡(今属雁洋镇)小都村黄泥坑一个农民家庭。黄泥坑地处梅县和大埔县交界,四面被大山围得密密实实,上世纪40年代在他15岁那年,他就在大山坑的家门口真实地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闽粤赣边纵游击队的电台设在了黄泥坑。电台在当时可是游击队的宝贝,这里经常有游击队的重要人物进进出出,都是些有知识、见过大世面的人。廖振和村里其他男孩闲来无事就爱往电台跑,黄泥坑就那么几家人,游击队早就把他们的家底摸得透清,才敢把电台设在那里,因而对这些孩子都不会防备和拒绝,经常让他们帮忙“揺马达”(发报机发报时所需的电力)。在耳濡目染中,打仗、消灭反动派、解救穷苦百姓,在他稚嫩的胸腔里膨胀,可是老实巴交的父母说什么也不舍得把儿子送到生死未卜的战场上去。没想到父母的阻拦却让叛逆的少年义无反顾地逃离了。在游击队和电台撤离后,他利用去烧炭的时机,在父亲钻进炭笼作业之时,用禾秆堵住炭笼口,跑了。幸而,没把父亲熏死。

    他找到了游击队,参加了革命。而家人,却备受牵连。游击队走后,国民党进山清剿,父亲、兄弟都被抓去给国民党修筑工事,受尽折磨,母亲为此哭瞎了一只眼!

    三年游击战争,大小72场战斗,让少年廖振迅速成长。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的时候,拖过战友的尸体垒起来当做临时掩体;在掩埋战友的时候,他特别用心地记下了每个牺牲战友的音容笑貌和他们倒下瞬间的言行举止,这是对他们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涯的敬重,还是潜意识里为将来记录这段经历做准备?若干年后,他用了好几部长篇小说的篇幅,把发生在粤东地区的这场精彩的游击战争,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了世人。自195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血战圣公潭》以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 《战斗的少年时代》、《石头娃子》、《送盐》等十多部长篇小说。

    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事件、人物、细节,在廖振的脑子里都异常清晰,因此他的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精彩、人物鲜活、情节引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总是说,我不怕鬼,不信神,但心里终归希望战友的英灵能得以安息,正气能够长存,所以我要用笔把他们记录下来,让他们不朽!不忘战争,才会珍惜和平。

    放下枪,拿起笔,是什么样的转换,造就了一位成功的作家?

    早在参加游击队前,在穷困的客家大山里,廖振上了五年小学,这确实是拜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祖训所赐,五年的语言和文字基础,奠定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在三年游击生涯中,成为记录部队生活的有心人。

    解放后,随着部队整编,廖振渐渐地离家乡越来越远,先到了武汉,后来,抗美援朝开始了,部队又到了辽宁鸭绿江边待命。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心里装满着对家乡的牵挂,这也更让他常常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战斗岁月,脑子里不断涌现出闽粤赣边纵队的人、事、物、景,历历在目。而他的第一部单行本小说《血战圣公潭》的出版,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写作的决心和信心,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同时也让他深刻感觉到自己文学知识的匮乏。于是他凭着一股客家人的韧劲,硬是靠自学,于1960年考上了辽宁大学中文系,开始了五年系统的中文学习。而那时,他已是两岁儿子的父亲。

    他在辽大中文系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继续小说的写作。1963年,廖振的长篇小说《战斗的少年时代》完稿,寄给了广东人民出版社,当时正处于全国 “三年困难时期”,出版社已经取消了当年的小说出版计划,可是编辑们怎么都无法割舍这部由广东籍作者创作的精彩作品,于是一级一级向上面打报告,最终小说得以出版,并于同年由国家出版局翻译成外文向国外发行,《人民中国》196415期译成日文全文连载。

    1965年,大学毕业的廖振被分配到辽宁省作家协会,成了专业作家。汹涌的创作激情开始迸发,几部长篇小说代表作给那个年代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送盐》更是一版再版,被多家出版社编绘成连环画发行。

    其实,廖振的这些游击题材的作品,描写的都是广东客家地区的山水人情,甚至运用了不少客家方言,却能受到全国读者的认可和追捧,这应该足以看出作家的功力和技巧。随着一部部作品的诞生,作为专业作家,他必须考虑接下来的题材和方向,体验生活,成了廖振对自己一辈子写作生涯的基本要求。经过认真思考,他明确地告诉自己:写家乡,写客家,写自己熟悉的东西。除了游击题材,他开始想涉猎家乡的现代题材,于是,1973年他申请调回广东,广东省作家协会欣然接受了他。可是就在全家的行李托运到了省作协、刚要开封的时候,他又改变了主意。他想,我回来,就是想回来写我的家乡,写我的乡亲,写客家,写梅县,我生活在广州算什么?于是他直接将行李运回梅县。

    廖振于1973年调任梅州市文化局文艺科长,1984年任梅州市文联副主席,1994年离休。期间《香蕉村的黎明》、《敌后少年军》、《游击区的小猎人》、《猎人的爱情》、《三河坝战役》、《喜满参军》等多部长篇小说先后出版,同时,他把笔触伸向火热的当代生活,完成了《天猎》等若干部充满时代气息的中长篇小说。

    一杆猎枪一顶草帽,他把对老区人民的情感糅入文学作品,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回到家乡的廖振,长期深入生活,他认为无论写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的作品,都要深入生活。这是他对文学创作、对生活、对人生真诚的感悟。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到廖振七十岁,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每年坚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下到梅县和大埔的农村,吃住在乡亲家,白天写作,或者戴一顶草帽在田间地头转悠,和老幼妇孺聊上半天;天黑以后常常相约村里的后生,背上猎枪,进山夜猎,打着野味了,再晚回来都要让叔婆大嫂给焖了,闻着香味的都凑过来,二两番薯酒,摸着杯底,海阔天空……农村的点滴变化,乡亲们最真实的生活,各色人物最精彩的语言,全都落在他的脑海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融入这片土地,只要还能写,就写这写不完的浓浓乡情。

    专心培养后辈,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从业余作者成长为梅州文坛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州山区经济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人们思想相对单纯,社会也不浮躁。文学,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纯粹而美好的梦想。不过由于信息闭塞、媒体形式单一,对于那时的梅州文学爱好者来说,在报章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几近是一种奢望。当他们听说廖振这么个有影响、出版了那么多书的大作家调回梅州工作,就纷纷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他们眼中的这位老师。他们当中有工人,有教师,有村镇干部,也有农民兄弟。

    家乡如此深厚的文学氛围让廖振非常感动,他也深知梦想对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几年,他几乎没有完整的时间进行自己的创作,而是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培养业余作者上。凭着自己在省作协的影响和与省里编辑们的熟悉关系,他经常想尽办法把省里的作家们和编辑们请到梅州来讲课,开创作会,挑选文字基础较好的作者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活动,使这些山区文学青年们稚嫩的作品能有机会得到大家们的指点,其中不少人的文章因此得以在省里发表。

    十几年间,梅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苗子,让广东省文坛对这块偏远的山区刮目相看,而这批人中的大部分,后来一直活跃在省、市的文坛,成为中坚力量。

    伴随着这些“文青”们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成熟和成功,廖振也慢慢地进入了人生的金色黄昏。作品数量少了,思考却从没停止。从七十岁开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构思自己的长篇回忆录《我的人生路》……都说回忆录是最考验作家功力的作品。五十多年的文学历练,八十多年的精彩人生,我们期待着老作家新作的面世,去解读这位客家籍老作家传奇的一生。

    振伯走好!


推荐到博客首页 (1)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609 |  个人分类: 情感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5.03.25 15:10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