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客家之鹰—原空军司令张廷发


关于张廷发将军,空军以外的人知之不多。1999,笔者在福建三明市采访了回乡的老将军.张廷发出生在福建省沙县夏茂镇一个客家手工业家庭,幼年在家读了近十年书。1933年,也就是15岁那年,他放下手中书本,与本地2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因为象他这样的大知识份子在红军中极少,不久就被提升为排长、团通信主任,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41年底,他调任八路军129师作战科长,直接在刘、邓首长领导下工作,后又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作战处长。19426月,一股日军偷袭129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刘、邓首长亲自点名,让这位能征惯战的硬汉子带领警卫连保卫师部。参谋长李达在危急关头嘱咐他:张廷发,你带警卫连杀出一条血路来,刘、邓首长就在你后面跟着前进,你知道任务有多重?”
 “誓死杀出一条路,保卫刘、邓首长安全转移!”张廷发举起了铁拳,刘、邓首长信任地挥了挥手。
 来犯的是一支由日军专门挑选的精锐人员组成的挺进队,专门偷袭八路军首脑机关。张廷发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利用黑夜和山地复杂的地形,硬是在敌人台围的铁桶圈中撕开了一条血路,掩护刘、邓首长和师部机关安全转移。为确保刘、邓首长的安全,他带领警卫连向相反的方向引诱敌人,让尾追的日军离师部越来越远,保证首长的安全万无一失。他们同日军周旋了三天三夜,当任务完成后,张廷发带着未伤一人,未丢一枪的警卫连回到师部时,刘、邓首长满意地笑了。
 1947年夏,张廷发任桐柏三分区司令员,刘伯承司令亲自安排任务,他指着地图对张廷发说:千里中原,此处甚为要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里,发生在此处的战事占有很大部分。三分区里,南阳地区有国民党一个师,襄阳地区有一个整编旅,邓县有地方部队12千团,这里可是块硬骨头啊!”
 邓小平拍拍他的肩头说:你们桐柏军区的工作就是去开辟新区,既要打胜仗,又要占地盘。
 张廷发手里只有2个团的兵力,面对国民党10万雄兵,他毫不畏惧,在刘、邓首长的直接领导下,用一年多的时间,歼灭了区内国民党军的大部,建立起大片的解放区。19861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在编辑《邓小平文选》时,查找到1948824日邓小平亲笔写给中央的报告,他在分析了晋冀鲁豫解放区中几十个分区的情况后,专门写道:“……桐柏三分区则从两个团中分散掩护地方工作,集中一个团积极歼击反动武装,结果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邓小平同志极少用形容词夸赞干部,向中央报告工作而使用了三个来夸奖手下干部的工作,是仅有的一次,由此可见张廷发工作成绩之突出,及邓小平的爱将之意。
 嗣后,刘、邓率二野大军进川,张廷发被作为重要干部留任襄樊地委书记,不久,又调任为二野十一军副军长。1953年空军扩大时,和部队一起进入空军,并担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1955年,37岁的张廷发被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195840岁时,又被罗瑞卿和刘亚楼看中,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参谋长,后又晋升为空军副司令,仍兼参谋长。
 “文化大革命期间,空军司令吴法宪投靠林彪集团,林彪更派儿子林立果直接插手空军的指挥权。张廷发作为邓小平的老部下,被打成罗瑞卿在空军的代理人,与副司令刘震、成钧及何廷一被打倒、靠边站,被带到空军礼堂批斗多次,在批斗中,甚至被林彪在空军的一伙打断了3根肋骨。后来,张廷发与夫人熊培玉被关押在陕西大荔的沙漠边缘达6年之久。
 “9·13事件以后,张廷发被第一批接回北京。19735月,中央军委宣布恢复张廷发空军副司令职务,后任空军政委。74年以后,江青、王洪文屡屡插手空军。75年,王洪文多次公开讲:解决空军领导班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准备将张廷发再次打倒。在之后的危急关头,叶剑英元帅派叶办主任王守江传话给张廷发:要把部队管起来。他听懂了叶帅的话,立即从医院出来,每天在空军作战值班室坐镇,指挥和掌握空军的调动。关键的日子里,防止了野心家抓权,张廷发用对党的忠诚保住了空军领导权不被四人帮染指。1977年,在一次军委常委会议的餐桌上,邓小平同志端着酒杯来到张廷发面前,告诉军委其他常委;张廷发是准备第二次被打倒的。听到老首长这句话,这位身经百战的硬汉子不禁泪流满面。
 在他任空军司令的日子里,他和空军一班人先后组织落实了44个军用机场的开放,和地方合建了20余个机场,还把长期以来空军管民航的体制打破,分出民航,让民航根据国际惯例自主经营。
 1984267日,张廷发以空军司令的身份,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了梅县,在东山中学,他吟诵着叶帅学生时代的诗作:
 放眼高歌气吐虹,
 也曾拔剑角群雄。
 我来无限兴亡感,
 慰祝苍生乐大同。
 他崇拜叶帅那气贯长虹的胸怀,在他进入空军后,一直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帅直接指挥下,在文革四人帮倒行逆施的那些年代,他坚持党性,坚定地站在邓小平、叶帅一边。在叶帅的故乡,他流连忘返。
 在清末中国著名大诗人黄遵宪故居入境庐,他陪同酷爱黄诗的胡耀邦参观了五步楼、十步阁、七字廊、无壁楼、卧虹榭,来到息亭,胡耀邦不禁背出了息亭的名联:
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 张廷发见总书记兴致很高,就提议在息亭合影留念,总书记欣然同意,叫过随行的广州军区司令尤大忠,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政治局候补委员郝建秀及梅县地委书记,专员在息亭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总书记坐在石凳上,张廷发站立在旁边,由于亭柱挡住了其它领导,使他位居中间,身穿军大衣,看上去好象四十多岁般雄姿英发。
 张廷发没有想到,他一千多年前的同村老乡惭愧祖师潘了拳就在叶帅故乡阴那山灵光寺修道成佛。直到1993年,福建和广东才彼此结上这段千古佛缘。张廷发司令如果知道在梅县与千年老乡失之交臂的憾事,当存咫尺天涯之道叹!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的张廷发主动提出离休的请求,在党的十三大上,他正式退居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如今,八十多岁的老将军依然象以往一样热切地关心家乡的建设,关心客家乡亲,每当在京客籍人士聚会时,只要他有空都会前来参加。近年几次回福建家乡视察时,叮嘱地方领导要努力发展经济,让家乡人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5236 |  个人分类: 客家人物研究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08.01.21 10:35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