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心无界 境自高



      经济文化繁荣是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如果没有战争和瘟疫,趋势必然。文化滞后则人心浮躁、世风低下。有专家称,文艺繁荣发展是时候了。

      201410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群英荟萃,习近平主席与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喜讯传遍大江南北。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主席的这一要求针对的是文艺作品中的问题。一是有些作品不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二是有些作品市场味道太浓厚,存在低俗化和感官化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怎么衡量一部文艺作品是好作品?习主席给出了两个标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党报评论说习总书记的话特别深刻: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作品是要靠人来书写的,第一就得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第二,文艺作品说到底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群众对生活最熟悉,泥土的味道最贴切。好的文艺作品必须走向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作品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清水活源,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文艺批评家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做到‘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儿。”“剜烂苹果”引发了文艺家们的共鸣,“一团和气”并非文化界的应有生态。

      多么令人振奋!作为客都文艺之一,刚上路的《客都文学》怎样顺应发展?令人深思!

      那么,话说回来,值《客都文学》第4期出版之际,有些话是禁不住要在这里说的。

      回眸《客都文学》第3期赶在中秋、国庆送文化礼,却因女儿邀请我“亲子团”北京游,回来便紧张奔忙,难免错漏。电视台蔡先生赞美之余却眼尖找个大茬子:“封面的曹知博教授围龙屋名画,怎么没有画家的名字?被中秋月掩盖了么?”

      赶快给曹教授打电话,没接。中午12点,他拨回来说刚才正上课,问我是谁。我在不安中说明原委,没想他笑道:“没关系,只要对客家文化、客都文学有作用就可以了。你们瞧得起我,是我要感谢的。署名不署名没有关系,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这样吧,寄一本过来给我学习,就写嘉应学院曹知博老师收吧!”

      啊!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何等深厚的文化修养。曹教授的故事,将永远流传。据说,他是北方汉子,名如其人,真不愧为人师表。

      心无界,境自高!因《客都文学》非盈利性且白手起家,经费来自社会,书也送给大家,没想到绝多数文学志士心灵相通,支持、理解、奉献耕耘。不但叶老师、幸老师、何老师、严老师等作家,就连外县王老师、朱老师以及香港作家杨枫、林小姐如是,恕难赘述。

      唯愿诸位作家、志士随《客都文学》世代流芳;情相牵,心相连,拥抱文艺之春,我们相聚在梅园!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623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15.02.09 16:10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